有对艺术类志愿填报了解的吗

发布时间:2019-09-05 23:29:34

希望可以指点指点   我美术类

推荐回答

志愿填报需要合理定位

1.基本定位

基本定位是考生根据本人的艺术类专业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个人兴趣、就业意向、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初步对院校和专业做出基本选择。考生应该对自己的定位早做考虑,从地域上,有东部大城市、沿海发达城市、西部欠发达城市、省会城市、非省会城市、东北新疆等地区、本地区城市等;从院校层次上,有31所独立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院校、985和211院校、普通二本院校、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等三本院校、专科(高职)院校等;从办学类型上,有公办院校、民办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等;从专业上,有传统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新兴专业(传媒类专业)、基础性性专业、应用型专业、冷热门专业等。

2.兴趣定位

美术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好定位。个人兴趣是选报院校和专业的向导,这关系到考生选报专业和考生未来的发展。兴趣和爱好本身就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喜欢的专业学习时就带有娱乐性,娱乐的同时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这对考生来说是一种享受,相反则是一种痛苦,同时也对学业产生厌恶,不利于自身学业的完成和今后事业的发展。选专业是为了将来就业,能否就业、能否做出业绩,靠的是专业知识的竞争力,不喜欢就学不好,社会竞争力就不强。考虑考生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专业避免了日后就业压力下的转业问题,工作和专业不对口是非常影响本人的一生发展的。因此在选择艺术院校和专业的时候,考生也要遵循自己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入门最好的老师。只有选择了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3.院校定位

由于美术类专业招生的院校很多,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报考院校做好定位。美术类专业招生的院校有31所独立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院校、985和211等重点院校、普通二本院校、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等三本院校、专科(高职)院校等。

31所独立设置艺术类院校以其全面的专业设置、完善的培养体系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往往成为众多考生的目标。但相对于人数众多的考生,艺术类院校能够提供的招生名额却是有限的;综合性大学大都设有专门的艺术学院或者艺术类专业,虽然没有独立艺术院校的专业优势,但是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专业也拥有许多独到之处,比如在专业设置上更趋向实用,在教学环节上更强调实践等,综合性大学还能提供艺术专业所需要的跨学科支持;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1.收集有关院校的信息

考生应尽量多的了解所填报的院校信息,需要从有关院校的“招生简章”、“院校介绍”等资料中获得学校的社会声誉、办学条件、地理位置、学科和专业、是否有博士硕士授予点、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文体设施、生活条件、奖助学金设置、就业率、学校环境等具体情况。还要熟悉和了解所报考艺术专业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合格证发放比例、校考成绩及排名、录取原则以及其他特殊要求,如性别要求、身高要求、视力要求和色觉要求等。

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填报志愿还需要熟悉各院校的录取原则。考生根据这些规则,结合自己的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分析自己的优势,科学填报志愿。目前主要以下三类:

第一,文化成绩上线的考生,按艺术专业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二,艺术专业成绩合格的考生,按文化课成绩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三,按按综合分录取,即专业成绩占一定比例,文化课成绩占一定比例,二者相加的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2.收集有关专业信息

由于艺术类专业考生可以参加多个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专业考试,一个考生往往会同时取得两个以上学校的专业合格证,因此填报志愿时考生还要收集各种专业信息,比如选择美术院校的专业分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动画、摄影等专业,报考时既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专业和文化成绩,还要考虑该专业的社会口碑、否有博士硕士授予点、师资力量、就业率、当年招生计划等情况,同时还要了解看看所选专业连续三至五年来的录取情况,寻找录取的规律和趋势走向。

不同批次志愿间互不影响

投档,按规定是分批进行的。不同录取批次之间,其志愿顺序互不影响。

假如考生在提前批填报了A校,录取时因分数不够而落选,该生在第一批也填报了A校(A校在提前批和第一批都有招生计划),而且上了A校第一批的分数线,则该生就有可能投档到A校,不会因该生在提前批落选就失去第一批投档的机会。但如果该生仅在提前批而未在第一批填报了A校志愿,当提前批落选,即使分数超出第一批A校的出档线,他也不可能被A校投档录取。但同一批次,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间会产生影响。每批次的第二志愿实际上就是择校(或自筹经费班)的第一志愿。因此,填报好同一批次里的第一、第二志愿尤为关键。一般来说,第一志愿应报在该批次中自己最有希望又有可能录取的学校的公费志愿(或民办学校)。从第二、三志愿开始,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意愿将所选择的公费志愿和择校志愿的优先顺序做出排列,根据录取机会进行取舍,确定目标既符合自己意愿又有录取的机会。综合分析把握以上几点,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就一定能够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地避免志愿报考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加考取心目中理想学校的几率。

认真分析录取机会的大小

①报考条件。对于美术生来说,色盲色弱的考生是不能报考美术专业的,这个必须要知道。此外,解放军艺术学院不招收复读生(往届生)且年龄小于20周岁。部分院校明确表明不招收第二志愿考生。此外一些热门的院校每年生源都很充足,所以第二志愿被录取的机会就就非常小。

②招生计划。31所独立设置艺术本科的院校及13所参照院校中的大部分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没有分省的招生计划,全国报考这些院校的全国考生全部统一排名录取(部分院校有招生省份的限制,如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剩下的院校都是分省招生的,考生只是和报考该校的同省份考生竞争。一般,各校艺术类专业分省分专业的招生计划在4-5月份公布,考生可以关注这些院校的招生网站,招生计划是分析录取机会大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③招生类别。大部分院校都有多个美术专业,所以招生类别也有区别。有些是按照美术学、设计学大类来招生的(例如中南大学),报考这类院校的某类美术专业的考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是一样的,校考合格后考生可报考该院校该类别校考专业的任何一个,例如可报考美术学类的绘画、摄影、美术学、雕塑等。剩下的绝大多数院校但是按照专业来招生的,考生收到的合格证是某个专业的合格证,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就只能报考合格证上表明的专业。

冒险还是稳妥

对于复读生、家庭条件比较差的考生,以稳妥为主。复读生已经比应届考生多付出了一年,一般来说遵从稳妥的原则;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考生,复读一年的花费至少都在2万以上,所以一般也要遵从稳妥的原则;家庭条件较好的,能够接受复读的考生,可以冒险一些。很多院校在省外的某一个地区招生数量非常少,甚至只有1-2名。这样的院校,往往考生不敢报考,特别是复读生,风险太大了。对于刚上线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此类院校。因为自己的分数不高,报考那些招生计划比较多的院校,竞争反而更大,很难被录取。报考此类院校,可谓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或者说在录取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在碰运气。前面所说的分析录取机会的大小,都是属于一些理论的东西。而我们常常遇到的情况的,成绩不错的考生报考比较一般的院校,结果没被录取;成绩很一般的考生,报考比较不错的大学,却被录取了。

几个注意事项

1、被前面录取批次录取的考生,后面的志愿无效,因为档案已经被提走了。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美术省高考志愿分为本科A、本科B、专科,如果考生被本科A录取了,那么档案直接被提走,本科B、专科志愿就无效了,也就是不可能被本科B、专科录取。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如果不想去三本读书,不想被三本录取,那么本科B这个志愿就空着不填。

2、学校会不会降分录取。无论是哪个省份,美术统考分数线是不可能降低的,但是文化课有降低的可能,具体要看各省的规定。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达到美术统考本科线,那么承认美术统考成绩的本科院校专业,不可能录取你,没有降低专业课分数线的可能性。

基本上有几大注意点:

一、选专业

美术专业大类一般分为:

纯美术类:

(油画、雕塑、国画、版画、壁画、插画、漆画、公共艺术、综合艺术绘画、美术学、文物鉴定与修复等。)

设计类:

(服装设计、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设计、珠宝首饰设计、鞋靴设计、玩具设计、现代手工艺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家具产品设计等。)

传媒类:

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广告)、数字媒体艺术、录音艺术(影视录音)、摄影(影视摄影)、影视动画、广告学(广告策划)、戏剧影视美术、网络游戏艺术等。

其他类:

(比如书法、篆刻、摄影这些。)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扬长避短,量身选择专业。擅长造型就选造型类,喜欢设计选择设计类,有书法专长就选择书法。专业课差但文化课分数高的同学尽量选择美术史论类等。

二、选学校(主要是搞清院校在哪个批次)

找到你对应专业有优势的院校,这些一般网上都能查到

比如

走纯艺造型(绘画类):

(油画、版画、国画、雕塑等)道路:建议报考美术学院或艺术学院,九大美术学院和六大艺术学院,以及30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和15所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的高校。

做设计师:

建议报考综合类院校,尤其是理工科背景比较强、历史文化比较深厚的大学,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江南大学、东华大学等。

建筑设计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

服饰设计师:

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浙江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

平面设计师:

北京印刷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汕头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

影视动画类: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

陶瓷设计:

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院校类别反映专业的倾向性。师范类院校一般在美术学方面有优势,建筑方面的强校一般在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方面占有优势,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和家具设计都是强项,传媒类院校在动画或者广告学方面比较不错。

当然,最强的还是九大美院,不过竞争也不是一般的强。

所以要认真看各院校的招生简章,特别是考试科目和录取原则及批次。

录取批次:这个对于考生来说很重要!在报考校考的时候不要盲目,要选批次分开的,这样机会才大,不然你合格证拿了一堆,但是都是一个批次的,一样只有一次机会,去考的合格证等于浪费。

所以报考的学校一定要拉开批次、梯度、层次,这样选择的机会才大。

还有一些小窍门,一些只对本省考生招生的学校、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院校和专业(比如:北京服装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偏远地区的院校、还有学费贵的二本类私立院校,这些都是相对比较好考的学校,你如果对成绩不自信,那么在批次和层次上可以多关注一下。还有美术理论类专业,对专业分要求不高,但是对文化分要求比较高,适合专业差、文化强的考生,如果你在这类里,也可以考虑一下。

三、文化课及单科分数限制

可以参照近三年各院校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分析往年专业合格线、往年文化分数线、今年的专业合格线、文化分数线,进行对比,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报考的院校及专业。

对外语、语文单科成绩的限制。部分比较好的院校对外语单科有最低限制,极个别院校对语文单科还有限制,所以考生要仔细研读招生简章。

如果自己的外语、语文单科成绩明显达不到要求,那么就要放弃这部分院校的报考。文化课成绩特别优秀但是专业课成绩比较差的的考生可以报考一些著名美院的理论类专业或非艺术类专业

最后,祝你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