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雕铣的如何对刀

发布时间:2019-08-01 08:36:17

中原雕铣的如何对刀

推荐回答

一、对刀仪的工作与机床结合的原理

1、装对刀仪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每次手动换刀的刀长不一,再加上手动对刀带来的精度和低效的题目。在这些题目上才用到了对刀仪这一量具来解决上述题目。

 2、其工作原理就是当人们第一次加工一个模具时,而把Z轴工作机械原点设在模具底部(也就是机床平台表面)。这个时候需要第一次手动对Z轴坐标,将刀尖移到工作台表面。将此Z轴机械坐标记其实机床指定的落差设定值里(不同的控制系统有不同的想法)。然后点击系统中的求落差(不同的控制系统是不同的表现形式,尺度的系统是按照国标求落差的指令来执行)。落差求完后再接着对刀,再以后每换一把刀就只需要执行对刀指令就可以实现Z轴高度设定。这样进步了手动去设Z轴坐标的效率也进步了Z轴坐标设定的精度。

二、应用分为两大类

1、产品(模具)加工需要多刀完成的场合。因为加工零件需要几把刀来完成,为了保证每把刀的接刀更精准和进步效率。这样的机器需要安装对刀仪。

2、大规模机器尺度化场合。因为机器加工的产品是尺度件,需要上百台或更多的机器来加工。这个时候操纵机床的工作职员水平不一,只有通过对刀仪来同一换刀后能保证每把刀的高度一致。假如用人工换刀去保证高度这个难度会很大,而且不能同一尺度。这样的雕铣机需要安装对刀仪。 

对刀的原理细解

一、刀位点

刀位点是刀具上的一个基准点,刀位点相对运动的轨迹即加工路线,也称编程轨迹。

二、对刀和对刀点

对刀是指操纵员在启动数控程序之前,通过一定的丈量手段,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可以用对刀仪对刀,其操纵比较简朴,丈量数据也比较正确。还可以在数控机床上定位好夹具和安装好零件之后,使用量块、塞尺、千分表等,利用数控机床上的坐标对刀。对于操纵者来说,确定对刀点将长短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程序控制的正确性。在批出产过程中,更要考虑到对刀点的重复精度,操纵者有必要加深对数控设备的了解,把握更多的对刀技巧

对刀点的选择原则

 

在机床上轻易找正,在加工中便于检查,编程时便于计算,而且对刀误差小。

对刀点可以选择零件上的某个点(如零件的定位孔中央),也可以选择零件外的某一点(如夹具或机床上的某一点),但必需与零件的定位基准有一定的坐标关系。

进步对刀的正确性和精度,即便零件要求精度不高或者程序要求不严格,所选对刀部位的加工精度也应高于其他位置的加工精度。

选择接触面大、轻易监测、加工过程不乱的部位作为对刀点。

对刀点尽可能与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同一,避免因为尺寸换算导致对刀精度甚至加工精度降低,增加数控程序或零件数控加工的难度。

为了进步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例如以孔定位的零件,以孔的中央作为对刀点较为相宜。

对刀点的精度既取决于数控设备的精度,也取决于零件加工的要求,人工检查对刀精度以进步零件数控加工的质量。尤其在批出产中要考虑到对刀点的重复精度,该精度可用对刀点相对机床原点的坐标值来进行校核。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