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不抵抗的命令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下的

发布时间:2019-09-16 14:41:07

九一八事变不抵抗的命令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下的

推荐回答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以中国军队炸毁沈阳柳条路南满铁路一段路轨为由,遣军炮轰沈阳北大营,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当时沈阳总驻军两万余人,北大营有东北军精锐八千,长春也有守军万余,然而东北军为了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早将武器弹药尽归库房,致使一夜之间沈阳长春落入仅三千日军手中。1932年1月,日军攻克锦州,2月占领全黑龙江,东三省全部沦陷。对于张学良来说,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是伴随他一生的“酸痛”。1990年张学良在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时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晚年把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只字不提中央政府和蒋介石的责任,是否就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呢?在这里无需赘述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是谁下的,但作为一地的封疆大吏,在当时东北境内仅有日本兵力26882人,而东北军有19万人的情况下,先于九一八丢失东北,其后仍没有积极的抗敌作为,当然是难辞其咎的。张学良由于中东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两次失误背上骂名,而西安事变则使他成为千古功臣。对于西安事变,张学良在1990年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说:我简单答两句话,一个是这件事情不应该出自我的口,从我口里说出来就成了自夸自满了,我不想让别人夸我,另外我也不想为自己辩护;二是我也不愿意伤害人,如果我在这里全部都说了,就会伤害许多人了。西安事变后历史急剧转变,形成今天的新中国,张学良对唐德刚先生谈到: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真是36岁。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最后以101岁高寿离开人世的张学良,竟然对生命有这样一番别样的、令人震撼的表白。张学良的一生,堪称轰轰烈烈。实现东北易帜、调停中原大战、发动西安事变,在这三次历史转向中,他都表现了一位同时代人难以企及的胸怀与魄力。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