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张学良为什么要支持蒋介石

发布时间:2019-09-16 14:40:49

中原大战张学良为什么要支持蒋介石

推荐回答

1930年四月一日,阎锡山联合西北军冯玉祥、桂系李宗仁等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在中原地区发动了讨伐蒋介石战争。很快阎锡山等军阀的六十五万大军和蒋介石的七十万大军形成了焦灼拉锯战,对峙在津浦铁路沿线的中原地区,胜负难分。

而此刻远在关外的东北,有一个人引起蒋介石和阎锡山的共同关注,这个人就是东北王张作霖之子张学良。中原大战帷幕拉开之后,张学良的府上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各方势力接踵而至。而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蒋介石和阎锡山的说客。一时间,这位年轻将军的最终选择成为中原大战一个让人未知的悬念。

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三派联合起来南北夹击蒋介石的中央军,中央军三面受敌,局势十分凶险;尽管这三派联军的军事力量、团结程度都不怎么样,甚至他们三人之间很多时候各自为阵打自己小算盘,但也让蒋介石头痛不已。

此时胜败的关键就看张学良最终会站在哪一边。张学良摆出一副待价而沽暂不发言的态度,他要先观望清楚。这就使得蒋、阎不得不加强对张学良的公关工作。

张学良派出一个代表团前往蒋、阎处调查情况;去南京时代表们受到蒋的隆重接待;而代表们到了北京的阎锡山总部后,阎锡山只说了一句话:各位代表,你们来的车票可以报销。而他们在南京的时候,蒋介石给他们发的是支票。支票和车票一比较,代表们回到东北会怎么向张学良汇报就不用说了,大家都能猜到。

蒋、阎派在东北的游说团队是这样的:蒋介石派去东北的说客是人称“铁老”的吴铁成,他带了多少钱没有人知道,他在沈阳包下豪华饭店成立“临时公关处”,吴铁成来到张学良府上打麻将,先给每个人发两万元麻将款塞在抽屉里,输赢归自己。

阎锡山派来他的秘书长贾静德,来到张学良府上,进门通报的时候,门卫一个小小的红包都没有,最后贾静德干脆没有见到张学良,据说阎锡山给贾静德的所有费用只有五千块。

蒋介石这真是得到了曾国藩的真传,花钱如流水。看清了眼前形式的张学良最终还是投奔了出手阔绰的蒋介石。张学良通电全国支持蒋介石的中央军,局势瞬间倒向蒋介石。

全国舆论几乎普遍性的声讨阎锡山。张学良被蒋介石任命为全国海陆空副总司令,二十万东北军开进平津切断了阎锡山的后路,至此中原大战结束,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的联军草草收场。

看完上面的故事,如果认为张学良被几个小钱就打发了,那是大错特错。张学良从蒋介石肯为拉拢他而花钱花心思,感觉到了蒋对自己的重视;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张学良对当时的国内形势的判断是:国内军阀混战,家门口日本虎视眈眈,中国需要一个强权人物领导,团结全国,齐心防日。

在他眼里唯有蒋介石是具备这个能力的人;其他人充其量一个地方豪强,根本不具备统一全国各派力量的能力。

其实阎锡山也不会吝啬到舍不得花小钱的地步,在阎锡山看来,发动反蒋联军的目的是稳定自己现有的地盘和地位,如有可能在争取更多的地盘,让张学良的东北军参加反蒋联军是为他们自己作战,打垮蒋介石后,张学良也才能安稳的拥有东北的地盘。花钱干对自己没有实际好处的事,阎老西当然不会干。这也说明阎锡山的眼界就在自己私利上,打垮蒋介石才有阎锡山在中国的位置。

张学良所受的教育和身处日本威胁的环境,已经决定了他不会参加反蒋联军,张学良一个团结统一的中国才是东北人民需要的。

张学良选择追随蒋介石在当时看来是有道理的。假如其他的地方军阀获得胜利,那么中国只会陷入更长期的军阀各自为阵的局面,日本人在中国的横行相对就非常轻松了,那倒真是中国人民的灾难。

---来源于搜狐网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