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明史.列传三十五>>的翻译?

发布时间:2019-08-31 03:08:27

谁知道<<明史.列传三十五>>的翻译?

推荐回答

解缙,字大绅,江西吉水人。解缙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被授予中书庶吉士的官职,很受皇帝喜爱和重视,经常侍奉在皇帝跟前。解缙很年轻就进入朝廷,有很高的才气,做事直率而冲在前面,看事情透彻。引荐提拔读书人时,别人有一个长处就赞不绝口。然而他喜欢评价人物好坏,无所顾忌,朝廷大臣很多人对他受到的恩宠又妒又怕。又因为设立皇储的议论,被汉王朱高煦所忌恨,最终导致自己的失宠。先前,皇储还没有确定的时候,洪国公邱福说汉王有功劳,应该立为皇储。皇帝秘密询问解缙。解缙说:“皇长子仁慈孝顺,天下的人都拥戴他。”太子的人选于是定了下来。朱高煦因此十分痛恨解缙。恰好朝廷派遣大兵征讨安南,解缙劝谏,意见没有被采纳。后来平定安南,在当地设立了郡县。太子在地位确立后,却常常做事不合皇帝的心意。朱高煦的恩宠就越发明显了,在礼节和待遇上超过了太子。解缙进谏说:“这是开启争端啊,不能这样做。”皇帝大怒,说他是在离间他们的骨肉亲情,(这样)解缙受到了恩宠礼遇就渐渐消失了。第二年,解缙因受进士考试的廷试阶段阅卷不公案件的牵连,被贬作广西布政司参议。赴任途中,礼部侍郎李至刚上奏说解缙心怀怨恨,这样解缙就被改派到交阯,受命去化州督收粮饷。永乐八年,解缙进京汇报事情,正赶上皇帝北上征讨,解缙就在拜谒了皇太子后回去了。汉王朱高煦上奏说解缙等到皇上外出时私自觐见太子,又径自回到任上,没有做人臣的礼数。皇帝异常愤怒。于是,逮捕解缙下到关押钦犯的大牢里,拷打审讯,用尽酷刑。永乐十三年,锦衣卫的统帅纪纲上报囚犯的名册,皇帝看见解缙的名字就说:“解缙还活着吗?”纪纲于是就用酒灌醉解缙,把他埋到雪堆里,解缙很快就死掉了。死时年仅四十七岁。朝廷把他的家产登记造册全部没收,妻子、儿女和宗族之人都流放到辽东。解缙还在翰林院的时候,宦官张兴仗着皇帝的恩庞在左顺门外打人,解缙看见后大声斥责,张兴乖乖退走了。皇帝曾经写一些朝廷大臣的名字,让解缙陈述他们的长处和短处。解缙说:“蹇义为人生性厚道稳重,但是没有主见。夏原吉有德行和度量,但是不能远离小人。刘俊有才干,但是不顾全大义……”皇帝就把这个疏奏交给了太子,太子于是又问解缙对尹隆昌、王汝玉的看法。解缙回答说:“昌隆是个君子,但是度量不大。汝玉文才难得,可惜有收买人心的毛病。”后来仁宗即位,拿出解缙的这份奏疏给杨士奇看并对他说:“别人说解缙是个狂妄的人,看他的这些言论,都是中肯的见地,他不狂妄啊。”于是下诏让解缙的妻子、儿女以及宗族的人回到原籍。正统元年八月,下诏归还解缙抄没的家产。成化元年,恢复解缙的官职,追赠朝议大夫之职。当初解缙因议论汉王和安南的事情招来祸端,后来汉王朱高煦因为叛乱被诛杀,安南也屡次造反,设置官吏不久就舍弃了。这些事都应了解缙的言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