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16 14:10:16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标准却非典型的熊孩子。
要说贾府男人个顶个的天资聪颖、寒窗十载,那肯定是骗人的鬼话,但从代字辈爷爷们到草字辈孙子们都是在私塾每天打卡读书,凑够了8x360x10的学时的。唯有贾宝玉是例外,自幼混在脂粉堆里,启蒙老师是亲姐姐,上学是为了和基友鬼混,既对八股文章深恶痛绝,又对仕途经济坚决抵制,贾琏贾蓉等读书不成但言谈机变,还能持家举业,而宝玉的未来却是灰暗的,注定一事无成。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从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宝玉的事迹被人编成西江月,作为反面教材成了红楼梦书中不少私塾名校的校训,也算是挽救了一批无良少男。
老子不管他,自有老婆管!
起初,每当贾政撸起袖子试图好好教育一番时,就会发现面前矗立着两座大山,名曰太行、王屋,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贾母好似太行,不是一般的行;
王夫人是王屋,贾政屋里的王;
贾政想要教导宝玉归以正路,两座大山阻隔,连门也挖不出来。连老子贾政管教起来都束手束脚的,别人就更靠边站了,没有天敌的宝玉野蛮生长,成了名副其实的@遮天大王。奶奶老爸老妈都大撒把了,试问还有谁管?竟然是薛宝钗。
第一次:
湘云进府,正好贾雨村来访要见宝玉,引起宝玉不快。湘云乘机劝宝玉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
宝玉听了立即翻脸。袭人乘机说出宝姑娘也说过一回,宝玉也不管人宝钗脸上过的去过不去,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宝钗登时羞的脸通红,说了一半的话被生怼了回去了。
第二次:
宝玉挨打后,贾母亲子给设了一层外围360度防揍保护网,特许宝玉不用见客,这回宝玉就像得了丹书铁券有持无恐,日日只在园中游卧,宝钗果然又看不惯,见机导劝。
惹的宝玉也给宝钗下了一番评语:“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这还不算,更是气到焚烧课本。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全都焚了。
第三次:
香菱因为学诗疯魔了,作了一首诗不好,就一个人在那里搜肠刮肚,暗下决心一定要作出好诗来。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薛宝钗又吃了一颗软钉子。
薛宝钗标榜谨言慎行,她的贾府行为准则第一条就是:不干己事不开口。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谏宝玉读书的事?完全不要面子,不顾身份,受到冷眼讽刺也不气馁?
如果论表姐弟,如她表姐凤姐所言,薛宝钗绝对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论起金玉配,那可是自己老公啊,终身的依靠,不管哪成?
老公管教好,送我上青云
薛家虽有四大家族的底子,但一出场就已然一副窘迫衰败的气象,薛父薛叔去世,家计后继无人,门店生意消耗,投亲靠友,简妆节食,而摆脱困局的唯一希望就仅剩薛宝钗了,而她作为未婚女子,根本没有抛头露面整顿家业的机会,她所能做的只有与权贵联姻,找个靠谱的男人,继而改变家运。
按薛家的说辞和规划:薛宝钗必须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有玉之人,除了掌管玉玺的皇帝,就是衔着玉石出生的贾宝玉了。而贾宝玉这个厌学弃世吃胭脂的熊样子,对于需要借力振兴的薛家来说简直毫无用处,比薛蟠也强不到哪里去。
为了自己家族,为了把宝玉改造成一个合格的金龟婿,薛宝钗才会不遗余力的屡次劝谏,不仅对宝玉乃至怡红院处处上心,时不时劝谏宝玉读书上进,更会笼络袭人茗烟随时监管宝玉动态。毕竟,薛家就这一个可指望的人了。
还没长大的贾宝玉显然无法理解宝钗的良苦用心,
宝钗每次劝谏必遭打脸,而薛宝钗承担着个人幸福及家族重任,注定要在改造老公的路上百折不挠的一直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