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里刘备手下大将好坏都分为哪些?

发布时间:2019-08-05 13:22:33

新三国里刘备手下大将好坏都分为哪些?

推荐回答

这个事情没有好坏一说,因为从大局的角度来说,曹操,刘备,孙权,都是打着维护汉室的名号,瓜分国家土地的军阀。好的大将,不用说关二哥肯定是第一位,虽然有很多小缺点,但就一个重义气就让他名列刘备帐下第一。后来成为人民备受推崇的人物,甚至成为佛教的伽蓝护法。张飞也不用多说,士隔三日及刮目相看,这个例子用在张飞身上一点不假,智取瓦隘口,义释蜀中老将严颜。诸葛亮虽然没有三国演义写的那么神,但是你要了解当时刘备的情况。一个人能做两个亿的生意,但是公司只有两百万的本钱。他能有什么办法?好的太多我就不挨个举例了,这里我就说下,蜀国不好的。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初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后私自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 不和,降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建兴五年(227年),随亮出军汉中。建兴八年(230年),迁长史,加绥德将军。亮卒,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定蒋琬继己任,仪仅拜中军师。建兴十三年(235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但杨仪仍不自省,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后下狱,自杀身亡。为什么说他不好,认真看三国的人应该都看到这一个细节,诸葛亮伐魏的时候,魏延就提出从子午谷小道出骑兵取胜,而诸葛亮却决定走陇右大路进军,这绝对是诸葛亮的一个失误。后来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了,安排撤军的就是杨仪这货。魏延还在前方打仗,这货没有通知魏延一声就撤军了,回到成都就说魏延造反。然后魏延被马岱斩了,当时诸葛亮已经病逝,他认为蜀中文官可能要以他马首是瞻了,不料诸葛亮的出师表早有安排。他愤愤不平,说出了一句话:”早知道结果是这样,我还不如和魏延一样去投魏国“呵呵,你看这话就知道,这货是不是冤枉了魏延?这个就是害人终害己。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樵周,这个人很具有争议性,因为当时邓艾的军队打到如今广安地区的时候,刘禅慌了,群臣说什么的都有,有说暂时到孟获那边去多一阵子以求东山再起的,而刘禅也是准备采纳这个建议。但是樵周却说必须要投魏,美其名曰顺应天意。但是我个人觉得樵周这个人虽然有才学,但是主要还是为了个人利益出发吧?刘备打蜀中,他主张投降刘备,魏国打过来,就主张投魏。好听点是为了天下苍生,难听点就是个十足的卖国贼。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