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4 14:20:17
《花间集》没有收录南唐的诗词。
《花间集》简介:
《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总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花间集》共10卷,收录了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到后晋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间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斑、鹿虔、阎选、尹鹗、毛熙震、李洵等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作,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真实地体现了早期词由民间状态向文人创作转换、发展过程的全貌。花间词规范了“词”的文学体裁和美学特征,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花间集》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共同点:
第一,体裁上都以起源于民间的“小调”为抒写形式;
第二,内容多描写男女相恋,悲欢离恨,离愁别绪;
第三,创作风格偏于阴柔之美,有文小、质轻、径狭、境隐等特征。
《花间集》作者简介:
《四库总目》云:《花间集》十卷,后蜀赵崇祚编。崇祚字弘基,事孟昶为卫尉少卿,而不详其里贯,《十国春秋》亦无传。案蜀有赵崇韬,为中书令廷隐之子,崇祚疑即其兄弟行也。因其作者大多是蜀人(或在蜀任官,或在蜀生活),词风近似,故史称“花间词派”,作者亦被称为“花间词人”。
《花间集》没有收录南唐诗词的原因:
南唐诗坛的宗白诗风集中体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宗白诗坛概貌。应酬赠答、次韵唱和便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而《花间集》的主题基调是描写男女之间的恋情,此类作品占绝大多数,呈现出婉约绵缠、妩丽香艳的主要风格特征。两者表达的主题不同。
南唐诗逃避现实、吟咏性情、内容细琐、视界狭小的诗,师法姚合贾岛诗风。“花间词”题材狭窄,内容贫乏,主要写男女恋情,起源于民间的“小调”,文小、质轻、径狭、境隐,但其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两者的表现形式和选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