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归纳一下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必修3》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9-08-01 13:41:07

要详细,满意加分。(稳态与环境)

推荐回答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什么是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什么是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3、生态系统有哪些结构?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⑵、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①、非生物成分:Ⅰ、物质:空气、水无机盐。Ⅱ、能量:阳光、热能。②、生物成分Ⅰ、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Ⅱ、消费者:指动物,包括全部的动物Ⅲ、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二、应会知识点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2、从功能上讲: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是生态系统各营养结构联系的纽带。4、生产者:⑴、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能利用能量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⑵、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起始端。⑶、没有生产者就没有生态系统。5、消费者:指不能将H2O和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的生物。⑴、初级消费者:指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植食性动物)。⑵、次级消费者:指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食肉动物)。⑶、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以此类推……6、分解者:能利用动植物遗体中、排出物中以及残落物中有机物维持生存的有机物的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7、食物链和食物网:⑴、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⑵、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以此类推。⑶、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可能同时拥有多个消费级或营养级。8、生态系统包括那些基本类型?依据无机环境及生物类群的特点划分:海洋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苔原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9、森林生态系统:⑴、分布:湿润或较湿润地区。⑵、特点:①、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结构复杂。②、种群密度和种群结构能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态。⑶、生物类群:①、植物以乔木为主,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②、动物种类繁多,多营树栖及攀缘生活。⑷、生态功能:①、提供木材及林副产品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⑸、主要限制因子:水分、温度,其次是光。10、草原生态系统:⑴、分布:干旱地区。⑵、特点:①、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②、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⑶、生物类群:①、植物以草本为主,有少量灌木,稀有乔木。②、动物多具挖洞或快速奔跑行为。③、两栖动物、水生动物极其罕见。⑷、生态功能:防风固沙,是畜牧业基地。⑸、主要限制因子:水,其次是温度、光。11、海洋生态系统:⑴、特点:物种繁多,数量庞大。⑵、生物类群:①、浮游植物为植物的主要类型。②、浅海区有大型藻类,分布在200米水深以上,能进行光和作用。③、浮游动物为动物的主要类型。⑶、生态功能:提供海产品,调节气候。⑷、主要限制因子:光、温度、盐度。12、湿地生态系统:⑴、分布:《关于特别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定义: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以及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水域。⑵、生物类群:多种多样。⑶、生态功能:是生活、工业水源,养育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巨大的蓄水库,能调节气候,净化污染物。⑷、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发利用。13、农田生态系统:⑴、特点:①、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单一。②、农作物是主要生物成员。③、人的作用占突出地位。⑵、生物类群:农作物为主,也有昆虫、鸟类等。⑶、生态功能:人类粮食及农副产品的主要来源。⑷、退化因素:人的作用消失。14、城市生态系统:⑴、特点:①、人起支配作用,高度开放,调节能力弱。②、对周围生态系统具有高度依赖性。③、对其他生态系统干扰强烈。⑵、生物类群:主要是人,生产者微弱。⑶、结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⑷、保护:强化生态规划,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大力绿化。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的能量流动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怎样?⑴、太阳能进入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固定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⑵、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中:①、一部分:生产者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②、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生命活动,继续储存在有机物中。③、一部分:随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④、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取,流入第二营养级。⑶、能量在第二、三、四营养级中的变化,与第一营养级大致相同。3、能量流动的特点⑴、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⑵、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⑶、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流到下一营养级。4、研究能量流动有什么实践意义?⑴、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⑵、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二、应会知识点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地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3、在能量金字塔中,营养级别越高,能量就越少。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⑵、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⑶、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⑷、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应会知识点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碳循环与温室效应有关4、硫循环与酸雨有关。5、生产者和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6、生产者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7、二氧化碳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形式。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种类的信息?⑴、物理信息:指生态系统中的声、光、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信息来源:无机环境、生物。⑵、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性外激素等,可以传递信息的代谢产物。信息来源:生物⑶、行为信息:指动物的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的行为特征。信息来源:动物2、什么是信息素?指昆虫、鱼类以及哺乳动物等生物体中存在的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⑴、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⑵、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⑶、生物中间关系的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离不开信息的交流。二、应会知识点1、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⑴、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⑵、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⑴、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⑵、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⑶、2001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⑷、我国人口发展目标①、2010年,人口要控制在13.6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②、2020年,人口要控制在14.5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③、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后缓慢下降。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⑴、对粮食需求增大,要求开垦土地,必然破坏植被。⑵、需要森林、草原、燃料和矿物质等多种自然资源,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⑶、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⑷、淡水缺乏。⑸、环境污染加剧。3、我国人均占有资源情况⑴、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三分之一。⑵、人均淡水不足世界人均淡水四分之一。二、应会知识点1、生态系统破坏因素:⑴、自然因素:火山、地震、台风、流行病毒等⑵、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⑴、影响因素①、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发,超过再生能力。②、工农业、城市布局不合理。③、环境污染严重,超过自净能力。④、人口增长过快,生态负担加剧。⑵、危害: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臭氧层损耗,酸雨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2、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3、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⑴、直接使用价值:①、药用价值:人参、三七、鹿茸、蝉蜕、海螵蛸、五灵脂等。②、工业原料:芦苇造纸③、科研价值:培育新品种,提供基因材料等。④、美学价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⑵、间接使用价值:即发挥生态作用。如猫头鹰。⑶、潜在使用价值:尚且不为人知的使用价值或者可能的突变产生的使用价值。4、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⑴、就地保护:①、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②、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和珍稀濒危的动植物。⑵、迁地保护:①、是就地保护的辅助。②、保护生存条件部长再存在的物种数量极少的难以找到配偶的生物。③、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⑶、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5、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就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二、应会知识点1、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内容?遗传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什么?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