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治黄成就

发布时间:2019-08-31 06:09:31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治黄成就

推荐回答

从1946年到200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理黄河事业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从解放区人民群众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进行不屈不挠的治河斗争,到新中国成立后研究探索新的治河道路,揭开“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历史新篇章;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黄河规划,兴起“除害兴利,综合开发”建设高潮,到改革开放时期完成伟大转折,致力开创黄河治理开发新局面;从世纪之交深入分析新情况、新矛盾,研究解决黄河一系列重大问题,到进入21世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建立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新理念,进行重大治河实践;60年来,波澜壮阔的人民治理黄河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一、黄河岁岁安澜,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频繁决口泛滥的险恶局面历史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灾难深重,被称为“中华民族之忧患”。人民治理黄河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下游先后进行了三次大修堤,开展了河道整治工程,相继修建了三门峡、陆浑、故县水库和小浪底等干支流工程;开辟了东平湖、北金堤等分滞洪区,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与此同时,加强和完善防汛队伍组织、防汛指挥调度方案、水文水情测报预报、防汛通信系统等非工程防洪措施。依靠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防洪措施,加上沿河军民、黄河职工的努力防守与抗洪抢险,实现了黄河岁岁安澜,创造了伏秋大汛60年不决口的历史奇迹,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沿黄人民灾难深重的险恶局面,有力地保障了下游黄河淮海大平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家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二、黄河水利水电资源高度开发利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历史上,黄河百害,唯富一套。1949年以前,全流域灌溉面积仅有120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宁蒙河套平原和汾渭盆地等地区。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流域灌溉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宁、蒙、汾、渭等老灌区通过恢复、整修和改建,各级排水系统逐步完善,古老的灌区焕发了青春。青铜峡、三盛公等大型水利枢纽的修建,结束了无坝引水的历史,灌溉保证率有了显著提高。高扬程电力提水灌溉的发展,有效缓解了黄土高原沿河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在黄河下游,建设虹吸工程,修建引黄涵闸,开创了引黄灌溉的新局面。截至2000年,全流域已经建成大中小型水库及塘、堰、坝等蓄水工程约10100座,总库容约720亿立方米;引水工程9860处,提水工程23600处。下游修建引黄涵闸96座,建成万亩以上引黄灌区100多处,平均每年引水100亿立方米左右。昔日山东黄河两岸的沙荒盐碱之地,如今粮棉连年丰收,彻底扭转了以前东粮西调的局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流域及下游引黄地区灌溉面积发展到 1.1亿亩,黄河流域及下游两岸地区已经成为典型示范灌区和国家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引黄灌溉还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作为西北、华北地区的主要水源,黄河还承担着为沿河50多座大中城市、420个县(旗)城镇、晋陕宁蒙地区能源基地和中原、胜利油田提供水源保障的任务。据《黄河用水公报》统计,1980年至1995年,黄河沿岸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合计为880亿立方米。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还先后9次向天津市远距离应急供水,输水量达50亿立方米;引黄济青工程1989年建成通水至1995年底,累计从黄河引水13.5亿立方米;向河北省沧洲和衡水电厂供水的引黄入卫工程,向山东省淄博供水的引黄济淄工程等跨流域供水工程,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黄河干流峡谷众多,水力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干流水电资源得到了高度开发。截至2005年底,黄河干流已建、在建水电站25座,装机总容量达 1724.54万千瓦。已经建成的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小峡、大峡、三盛公、万家寨、天桥、三门峡、水浪底等18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1226.54万千瓦。正在建设的水电站有拉西瓦、康扬、黄丰、积石峡、炳灵、龙口、西霞院等7座,装机总容量498万千瓦。据2004年统计,已累计发电4544亿千瓦时,直接发电效益达2000多亿元。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上游水电站组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梯级水电站群,为西北地区的能源开发、开业发展提供了第一动力,有力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三、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效益显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截至2002年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初步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到18万平方公里,共建成淤地坝11.35万座,建成塘坝、涝池、水窖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万处,兴修基本农田9700万亩,综合治理营造林草11.5万平方公里。20世纪70 年代以来,年均减少入黄泥沙3亿吨左右,减缓了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速度。特别是在重点治理区,有一大批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其治理程度已达70%以上,成为当地发展农林牧副业生产基地。四、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泥沙处理与利用取得重大突破黄河泥沙的处理和利用,是困扰黄河治理开发的一道难题。从20世纪50年代的“蓄水拦沙”,到60年代通过三门峡工程实践提出的“上拦下排”;从80 年代概括提出“拦”、“用”、“调”、“排”四字治理方针,到将“拦、排、放、调、挖”作为处理和利用黄河泥沙的基本方略,黄河泥沙的处理和利用得到重大突破。加强黄河中游地区的多沙支流治理,千方百计对黄河泥沙进行拦截。黄河中游地区的重要多沙支流有20多条,这些支流是向黄河输送泥沙的主要通道。仅无定河、皇甫川、三川河、窟野河、孤山川、秃尾河6条多沙支流,每年输沙量就达4亿多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选择这些支流作为黄河多沙支流的治理重点,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五、全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实现连续七年黄河不断流20世纪90年代以后,黄河下游频繁断流,严重影响了沿河城乡人民生活,使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下游河道泄洪能力降低,生态系统趋于恶化,河口三角洲生态系统遭受破坏。针对黄河出现的这一新的重大问题,1999年3月,根据根据国务院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全河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量统一调度,通过采取得力措施,优化配置水资源,精心调度管理,在黄河来水严重偏枯的情况下,确保沿黄城乡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基本保证了流域内经济用水,连续7年实现了全年不断流,初步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连年断流的不利局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中国水利科学院和清华大学测算,2000年到 2004年五年,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就使黄河流域以及相关地区累计增加GDP1544亿元。六、开展河口治理,保持入海流路相对稳定河口治理对于黄河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口治理是随着河口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而不断进行的。20世纪50、60年代,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麻湾到王庄的凌洪威胁上。为了增强防洪的主动性,避免自然改道危害,适时进行了河口尾闾人工改道。1953、1964年两次人工改道,对于缓解河口地区洪水、凌汛威胁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