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悬赏:求初二上册政治一、二单元的复习提纲
推荐回答
八年级上学期基础知识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课:爱在屋檐下1、家庭是由 婚 姻 关系、血 缘关系或收 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P52、家庭关系的确立:P5(1)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2)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3)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4)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5)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3、现在常见的几种家庭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P54.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为什么不可选择?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原因: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启示:要了解自己的家庭,特别是自己的父母。要了解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立志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5、我们为什么要热爱我们的家?(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6、父母为什么热爱自己的子女?P10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要受到法律的处罚。7.什么是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8、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2)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4)孝敬父母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处罚。9、怎样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定义务. (2)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 。(3)爱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对父母的孝敬有道德和法律上的是与非。当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时,要劝阻,这也是孝的表现;当其触犯法律时,做儿女的对其违法行为不能视而不见甚至包庇,而要进行劝阻、斗争。(5)孝敬父母的长辈. 第二课 我与父母做朋友 1.我们在成长为什么也会有烦恼?(1)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从而产生了亲子矛盾,这些矛盾困扰着我们,带来烦恼。(2) 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相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相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差异。(3)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3、逆反心理的表现是怎样的? 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等等。4、如何看待逆反心理? 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在家庭教育父母也难免有误区。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5、逆反心理导致哪些危害?①、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酿成悲剧。②、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自己。伤害自己,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所以,我们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克制自己。 6、如何克服逆反心理?(1)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2)学会与父母正确交往:①、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②、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③、多与父母交流和沟通。7、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实质: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质是辨明是非、寻求推荐结果的过程。8、如何父母进行有效沟通? (1) 架起理解、沟通的桥梁,亲近父母 。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 。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3)与父母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最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4) 掌握与父母交往的艺术。(具体内容见下一题)9.与父母交往有哪些艺术?(或如何与父母交往?) (1)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2)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3)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1、一个受欢迎的人应有的品德。P31 真诚、理解、值得信任、理智有思想、体贴、热情、友好、不自私、幽默、负责任、开朗、信任别人……2、交友的益处有哪些?P32答: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3、交友的原则?(怎样交友?)P33--35(1)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2)人无完人,人各不同。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就会交到更多有趣的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3)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4)我们要慎交朋友。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4.为什么要与异性交往? p36--37答:(1)男女同学交友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2)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3)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4) 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5、男女生如何正常、健康地交往?p38答: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既要主动热情,又要主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真诚相待、自然大方地进行交往。 6、怎样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情感?P39--41 (1)这是正常、自然而美丽的事。(2)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3)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 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选择中我们把握青春,在承担责任中我们长达成人。 (4)在与异性相处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良好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第四课 老师伴我成长1、师生关系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P43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尊敬老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善于和老师沟通,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2、老师的作用是什么?P44(1)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2)老师不只是传授知识。老(3)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教给我们思考方法、让人探求知识。老(4)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新型师生关系。P48 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4、与老师沟通的方法有哪些?P50--53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2、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3、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4、原谅老师的错误5、 ①礼貌待师 ②注意场合 ③、勿失分寸 5、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我们都知道老师的表扬时肯定,是鼓励,是期待,却不一定能够理解老师的批评是爱护,是鞭策,也是期待。被表扬时我们体验成功,被批评时我们体验挫折。成功和挫折都是人生的财富。当我们被误解时,可以向老师作出解释,但解释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并且是为了更好地沟通,而不是逃避责任。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