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计量经济学有什么用,具体的实际的应用领域,我的专业是电子金融

发布时间:2019-08-05 11:52:15

学习计量经济学有什么用,具体的实际的应用领域,我的专业是电子金融

推荐回答

icameisaw:计量的原理很简单。有人比喻经济学家是在看反光镜开车,说透了计量的本质。许多计量出来的结果很好,可信度很高,是百分之九十几,误差也很小,按说这样的结果没有什么问题了。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毫无意义。我们来看计量使用的过程:如果司机开车已经走过的路是一个半圆,而整条路可能"基本上"是圆形,也可能"基本上"是S形,当然还可能有无数其它形状,我们权且就考虑这两种吧。说"基本上",是因为实际的路不一定就那么标准的圆形或S形,总会有些细微的摆动吧。如何用计量方法来预测未来的路呢?首先计量学家看已经走过的路,取出一些点,通过数据回归拟合(所谓回归拟合,无论方法多么复杂吓人,简单形象地说,其实质就在取出的点之间用笔连起来,看看是条什么线,怎么连都可以,原则上优先选择漂亮好看又简单的连线)。根据司机的数据,计量学家很快判断出这些点连线最像半圆(就是取半圆时方差拟合度最高),于是就确定是半圆。可计量学家的任务不是对司机以前走过的路画线啊,那个是半圆谁都知道,还要你来拟合(笑)?问题是你要告诉我以后该怎么走。计量学家在连线时,也看到了以前的路围绕半圆的摆动情况。计量学家首先要假设这个摆动服从的是高斯分布还是其它分布。什么是分布呢?就是一套一套既定的误差偏离规律。一旦分布定,那么你偏离正轨多少,就必定对应着你这个越轨行为的可能性是多少。对应关系有很多套,可以选择最像的那套,但是不选择就不行,你要说一套都不像,或者说现在虽然有点像,但是以后不一定还像,那我们的计量学家就会哭的。好了,计量学家根据以前的数据选好了一套分布,并天真地假设司机以后要走的路也服从这个分布。换句话说,以后的路可以胡来,但是必须要按照计量学家那个分布的规定胡来。这样,计量学家就可以预测未来的路怎么走了。但是要注意,确定了分布,还完全没有未来的路将向何方的任何信息。分布好比是毛,未来的路是皮。毛有了,没有皮的话,毛也不知道该附在哪里。但是计量学家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得出路是圆形的结论。读者要迷惑的问了,他怎么判断就不是S形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任何计量学家都不能判断未来的路是圆形还是S形。假使还有其它前半截是半圆,后半截是任意稀奇古怪形状的无数多路,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选出或者排除其中一条。他们只能随便地选出一个好分析比较容易偷懒的圆(如果说有判断标准,偷懒是唯一的标准),认为路就是圆形。OK,函数形式现在选择结束.下面进行第二步.先前不是已经得到分布了吗?那个分布就被认为是整个路程围绕现在这个圆形摆动的情况——注意,是围绕圆形摆动的情况.当然倘若先前认为路是S形的话,那个分布就是整个路程围绕S形摆动的情况。一切OK。现在只要你指出未来路程的任何一个方向,我们的计量学家就可以根据圆形周围的既定分布,计算出这个方向偏离圆形的可能性。于是就可以对未来进行预测了。可是老天,司机睁开眼,看见前面分明是S形的路,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路,要按计量学家指出的圆形开车,非翻车不可!那个什么可信度没有半点用处.我们要问了,整个过程中,计量学家计算出来的拟合度都很高,可信度很高,偏差都很小。综合整个过程,为什么事实上一点都不"可信"呢?大家看出来了,所谓可信度、拟合度这些东西,都是既有数据与假设模型之间相似程度的量度,与未来的数据会怎么样毫不搭界。计量中预测未来的数据误差分布,是在假设分布的基础上,计算出的与假设模型的偏差。如果未来数据的实际分布不是假设分布,或者实际模型不是假设模型,则计算出来的数据再好,也不过是假设,根本就不能反映实际问题。所以完美的数据不过是游戏而已。别看数字一大堆挺吓人,说它是占星术一点也不冤枉。计量的作用有三个,一个是用计量检验已有模型;一个是用计量把已有的数据乱拼,不定能侥幸找到什么规律,然后还是需要另找理论证明此规律。典型的如元素周期表的发现。门捷列夫把元素位置乱排,事实上就是跟计量中乱选函数一样。他真幸运,瞎猫碰上死耗子,睡梦里面碰上了一个。最后一个作用是根本就没有理论时,计量可以生造个模型出来,虽然不可信,但聊胜于无,作个心理安慰。以上关于计量的1500来字,应当把计量最本质的东西展现给大家了。所有的计量学都不会更高明,那些所谓的协整理论之类吹的神乎其神,好象真的能从计量本身搞出什么能自证的规律出来似的,都是瞎胡闹。总之,没有理论的指导,计量就没有意义。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