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八年级上政治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推荐回答
这是老师给我的,前面我加的开卷好查 八年级上政治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全给你 多给分第一单元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有:①被剥夺权利的犯罪分子;②分裂国家的人;③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①概念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相对于敌人,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②范围不同。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③享有权利不同。人民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履行应有的义务,公民中的敌人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兵役等义务6、我国公民 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法律保障(最重要,最有效)①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②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③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④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8.权利的特征:①广泛性。权利主体的广泛;权利内容的广泛。②真实性。权利根据国情制定,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③平等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超越法律的特权是不存在的。9、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原因A法律所确认的权利是赋予每个公民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才能更好地享有自己的权利。C尊重他人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则是对自己权利的侵害)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原因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B只有国家、集体的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C否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危害:a侵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自己所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承担法律责任;b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含义: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并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危害①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利益,构成违法犯罪。②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受到法律的惩处)10、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①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②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③言论自由要收法律两方面的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11.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爱国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具体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12.什么叫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有什么作用,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p17)①含义:道德义务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②作用(意义):A.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B.是每个人责无旁贷的责任。 C.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道德规范。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13.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①权利是获得,义务是付出,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尤其是法定义务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以义务的履行为基础,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的享受权利。如不尽义务,权利就会丧失。③履行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④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14.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①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②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③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④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15.如何忠实履行义务?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目的: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16.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区别法定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法定义务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确保履行,道德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联系由于社会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某些道德义务,通过国家法律的认可而上升为法定义务。17.“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8.权利、义务的关系①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②在我国,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③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前提和需要。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第二单元1、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与生俱来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2.人身权的意义?①人身权赋予我们维护生存与尊严的自由和力量,是每个人独立、自由有尊严的生活的保护神。②人身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③人身权是最基本得人权之一3人身自由的含义,作用。法律规定含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作用: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的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4.公民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国家为什么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为什么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一个首要任务?)①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②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③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人身权利。5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1.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权较容易受到侵害。2. 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3.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4.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5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身权利。6非法使用童工的危害非法使用童工是严重摧残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并且殃及民族兴旺大业的违法行为。7.禁止使用童工的意义?1.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安全与健康。2.促进了民族的兴旺大业。3.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专项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8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p27)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9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有哪些(如何正确地行使生命健康权)1.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2.患病时及时医治(就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3.*生命健康权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避免防卫过当。4.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不得轻生和自残。5.要关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10.正确地评价轻生和自残1.注重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环境。不得轻生或者是自残,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2.除了为正义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3.自杀或自残,必然会带来财产损失,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社会负担。4.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于法不合。11.如何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1.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2.控制情绪、宽容他人,避免冲动。3.关爱生灵,远离暴力及暴力文化。4.依法律己,见义智为。12.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有什么危害?损害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损害自己,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13.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事例 P31护送儿童过马路路遇伤者奋力抢救为伤员献血,待死后捐献角膜14人格尊严权含义,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特点?含义: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是自尊和他尊的统一。内容(具体体现):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特点: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人人平等享有15.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诚实 奸诈 善良 邪恶 正派 卑鄙 精干 笨拙 真诚 虚伪}16.名誉的意义(重要性、维护自己名誉的原因所在)1.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社会的尊重,和经济利益2.中华名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这一优良传统。3.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4.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17.名誉权的含义?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18.国家制定名誉权的意义?他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19.名誉权的表现名誉权的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20.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1.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侮辱行为。2.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诽谤行为。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21.名誉权的具体内容1.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2.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3.有权在名誉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22.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什么危害1.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2.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3.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语言积累1.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良好名誉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过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收到侵害。3.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4.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5.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1.什么是肖像,特点是什么?什么是肖像权?具体内容?含义: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特点:再现了个人的基本特征;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与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离。肖像权: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肖像权的具体内容1.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影等。2.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如挂在自己家里还是用于广告等。3.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4.不过,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2.肖像的表现方式有哪些?(p40)绘画、雕塑、剪纸、摄像,可以是照片、画像、录像、全息摄影或其他艺术再现形式}3.制定肖像权的目的为了保护公民的肖像不被丑化或非法利用,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4.侵犯肖像权的行为1.未经本人同意 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2.恶意毁坏、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3.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5.什么是姓名权?(p43)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6.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内容,姓名的地位是什么?(p43)(内容)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笔名和艺名。(意义、特点)姓名是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传达特定的个性化意义,是人格的基本标志7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行为1.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2.盗用他人姓名是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取不正当的利益。3冒用他人姓名是指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4..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改变姓名。句子积累1.无论盗用还是冒用他人姓名,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被侵权者可以通过诉讼或非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姓名权。2.尊重他人的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姓名权,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1.隐私的含义、定义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2.隐私的内容1.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2.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3.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3隐私的重要性(国家为什么保护公民的隐私)1.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2.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3.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保证人格独立,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4.维护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1.隐私权的定义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2.隐私权的内容1.个人生活安宁权: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2.个人信息的保密权: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并禁止他人非法搜查、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3.个人通讯的秘密权: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4.个人隐私的利用权:公民有权自主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4.隐私权设立的重要意义(国家保护隐私权的意义)1.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2.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3.维护公民人格自由,人格独立4.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5.如何尊重他人隐私?(具体表现)1破除我国传统文化中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2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3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4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6.如何保护、维护自己的隐私?(具体做法)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律己,给隐私上把锁。2.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3.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的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4.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5.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1. 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2. 干涉他人私人空间。3. 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4. 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具体表现?1.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2.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3.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4.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5.当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1.树立隐私意识,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2.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3.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损失,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失赔偿。4.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学会交流。父母擅自翻阅儿女的日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如何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1.积极主动地和父母交流,让父母理解自己。2.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让父母放心。3.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苦心。句子积累1.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2.能够自觉地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3.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