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问儿子有何志向,他答:愿为贤王,康熙:闲王是吧

发布时间:2019-08-04 05:40:17

顺治问儿子有何志向,他答:愿为贤王,康熙:闲王是吧

推荐回答

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令我们十分羡慕,世间的帝王多半都是无情的,顺治帝对董鄂妃却是一片痴情。两人儿子皇四子,在皇四子出生后,顺治帝十分开心就大赦天下,从这儿就可以看出顺治帝对这个孩子的重视,不过这个孩子命不好,在未满一岁的时候,皇四子就夭折了。顺治帝十分悲痛就用超越祖制得规格将他下葬。说起早夭的孩子,还有一位是顺治帝的长子,按照立长不立幼的规矩,接下来继承皇位的就是皇二子福全,但是这个皇二子好像对皇位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当初顺治帝问他,以后你愿意做什么啊?福全回答说:“愿意做一个辅助皇上的贤王。”顺治帝见他对皇位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就立了皇三子玄烨做皇上。在玄烨登上皇上宝座的时候,后来就将福全任命为裕亲王。福全做为裕亲王的确十分贤良,对任何事情都办得比较好。古代的时候都有立长不立幼,福全对此毫不介意,一心一意的服侍君王。真是对得起小时候的愿为贤王。不过在康熙的时候,福全犯了个大错,康熙说:“闲王是吧!”就将他削除爵位。究竟是什么大错,让康熙帝十分恼怒,接下来就听我给大家好好讲述这件事,或许有的人认为康熙做得对,或许有人认为福全真得十分冤屈。康熙二十七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依仗势力强盛,勾结沙俄,制造分裂,次袭了喀尔喀部;二十九年(1690年)又进扰内蒙古乌朱穆秦。清政府决定回击噶尔丹,康熙帝命福全为抚远大将军,不久,康熙帝亲自出塞督战,详细分析了敌情,告与福全:大军临近敌兵,应侦察清楚对方情况;设法笼络住噶尔丹,使他不生异心;等盛京、乌拉、科尔沁各部大军赶到,全歼叛军。十月初,福全所派侍郎等人传信给噶尔丹,逾月未归,他估计噶尔丹早已出边逃循,且当时军中粮草不足,只能维持几天,鉴于此,便自作主张,下令回师。部队归至康熙帝军中,康熙帝对福全不请示就自行撤回十分不满,决定先回京再议罪。康熙帝先行回京,福全等留后。福全又将侦察噶尔丹行踪的情报送交康熙帝过目,叛敌确实出边,也一一认了罪。康熙帝当即命福全还师京城。十一月福全至京,队伍止于朝阳门外。康熙帝指责福全不遵从命令,自行其是,还让皇长子胤禔出面作证。福全没有争辩,他流着泪说:"我复何言!"全部领了罪。王大臣等共议福全的错误,应免去爵位,罚俸三年,撤三佐领,还取消了议政权。福全在此战争中犯了大错,消除爵位。不过这并不妨碍两人亲兄弟的关系,康熙帝做事情公是公,私是私,不掺杂个人的情感,福全作为大臣没有听任指挥,犯了大错,的确应该被惩罚,但是作为贤王,对此的惩罚感觉十分无奈。后来福全生病的时候,康熙帝亲自去他的府内看望他,一般皇上去哪家大臣看望就是十分厚重的恩典。在康熙出巡塞外的时候,得知福全生病,特意跟随诸位皇子快马加鞭回京看望福全。后来福全病逝,康熙帝痛哭不止,亲自祭奠。命御史罗占在黄花山为福全监造坟莹、建碑,规定除常年祭祀外,另有加祭。福全死后,康熙帝因思念他,回想起往事与福全一起照料祖母孝庄文皇后的点点滴滴,就命令画工精绘一张像,两个人坐与桐荫之下,表示手足同老之意。福全一生也可以算之安安稳稳度过一生,不过令人可惜的是削去爵位,的确令人心生惋惜。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