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她的眼睛》这篇文章和平常记叙文有何不同?
推荐回答
(1)故事情节。“我”带上一副传感眼镜去旅行,让被困在“封闭的控制舱”中的领航员(“她”)感受到了地面上高山、草原 、森林、花草、阳光、溪流、微风、细雨、鸟鸣等美好的事物,得到了短暂的快乐。当我又重新回到“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 在闲暇甚至睡梦中”突然明白了“她”的困境,知道“落日六号”地航船因为事故误入地核地区,沉落到地心中,不禁引发了“我” 凄婉的回忆、无限的伤感和咏叹。(2)人物。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我”与“她”。“我”是小说的叙事者,也是小说中“行动着”的人, 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我”的开朗热情、多愁善感、悲悯情怀,颇有活力和个性;“她”的牺牲精神、浪漫情怀、温婉性格, 令人肃然起敬、怜惜同情。小说通过对人物语言、心理的描写,丰富了人物的人格内涵。(3)细节描写。那一支飘浮在空中失重的铅笔,那裤角上留下的两三颗草籽,那第一次地航留下的岩浆小湖泊,这些细节描写, 或者成为情节发展、转折的关键,或者突出、强化了“真实情境”,都非常传神。(4)科幻特点。科幻小说历来有“软”“硬”之分。缺乏理工科知识背景的科幻作家往往回避小说中的科技原理,以传统的小说元素如情节 、人物、心理描写见长,是为“软科幻”;反之,具备理工科知识的科幻作家往往对小说涉及到的科技原理尽量运用、理性诠释, 而往往忽略小说的人文关怀要素,是为“硬科幻”。刘慈欣的小说,可谓兼两者之长而去其短,作品中有依据科学原理的大胆猜想和假设, 又有充盈丰沛的人文关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