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幻和硬科幻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19-08-01 03:10:33

软科幻和硬科幻有什么区别?

推荐回答

软科幻主要靠文字和对话,硬科幻主要靠特效

其他回答

软科幻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相对于“硬科幻”,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为它所涉及的题材往往被归类为软科学或人文学科,所以它被称为“软”科幻小说。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较注重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则非「机关布景派」莫属(请注意「硬」在此并没有「生硬」的涵义)。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在描写科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而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属于「软科幻」。

硬科幻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Hard SF)——无论我们现在有了怎样创新的理解,这都是硬科幻的原始定义,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试图重置这个定义: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典型的如儒勒·凡尔纳、克拉克、阿西莫夫、刘慈欣的作品;软科幻指在科幻的背景下描写社会、人文、伦理……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比如赵海虹的作品。

科技爱好者乃至科学家挖掘科学硬伤的科学幻想

软科幻靠的是技术软件~硬科幻主要是需要大量的实体道具!

有些人似乎觉得能挑出更多硬伤的就是软科幻,很难挑出硬伤甚至挑不出来的就是硬科幻。

这个其实是对所谓硬科幻有误解。

硬科幻应该是那种让人有兴趣去推敲实际的技术可行性,有兴趣去让一些科技爱好者乃至科学家挖掘科学硬伤的科学幻想。

比如流浪地球这个,重聚变确实存在,只是人类现在的技术达不到,所以设定重聚变发动机,别人就可以推敲重聚变需要的条件是什么,质量能量的转化效率多少。重聚变发动机可能达到的比冲是多少,推重比是多少。

还有给地球装工质发动机,可以根据现有的物理知识推算,达到多少推力,可以大幅度改变地球轨道。在推力已知的情况下,发动机要装多少台,让地壳承受住压强。地球的结构是什么,地壳的强度如何,地幔是固体还是液体,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地球停止转动是否会导致地磁消失,对大气层的影响如何。这些都是可以让人讨论的点。

什么样的科幻相对来说软一点呢?

一种类型是是什么都推给未知的某种玄虚科技,你说它不对吧,也说不出来,因为可以推给未知,根本无法用已知科学来判断。你说它对吧,其实换成魔法或仙术也没什么大问题。

比如同样是流浪地球这个设定。你说用重聚变发动机,别人是可以推敲原理,挑硬伤的。但如果你说暗能量发动机呢,那大部分都人可以闭嘴了。因为就是物理学家,也弄不清暗能量究竟是什么。你说用工质发动机按牛顿力学推动地球改变轨道,这个别人可以挑一下硬伤,如果说用暗能量驱动局部空间膨胀,那科学家也说不出个子午丑卯。

那究竟何者更硬,何者更软呢?

其实应该是后者那种看似没办法多挑硬伤的科幻更软。

当然还有一类更软的科幻,就是批了层科幻的皮,外星人,基因改造的背景之类讲些爱情故事或冒险故事,其实没有这层皮,用内力或仙术或武力等替换科学名词也都成立。

差不多就是软件和硬件的区别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