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频繁再融资是被谁逼的?

发布时间:2019-08-11 23:39:59

银行频繁再融资是被谁逼的?

推荐回答

  近日,各大上市银行又开始陆续圈钱,不过这次改名叫次级债,与较早前增发、配股、可转债好像有所区别,貌似不再向股市投资者伸手要钱,但羊毛最后还出在羊身上,这些购买的次级债的资金如果不买次级债,可能就会流入股市。归根结蒂,银行股再融资,还是从股市圈钱。

  银行的再融资早不是新鲜话题

  时下,四大行次级债的发行计划又将银行再融资推向了风口浪尖。工行日前公告,已收到银监会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同意其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380亿元次级债。建行6月10日发布公告,董事会当日审议通过发行不超过800亿元次级债券的决议。农行6月9日完成发行500亿元次级债;中国银行今年5月17日发行了320亿元次级债。这意味着,在近段时间内,仅四大国有银行计划和已完成发行的次级债已经达到2000亿元。

  不少人觉得奇怪,每次上市银行融资或再融资时,银行常常伴有坚定的未来两年或三年内绝不再融资的“誓言”,民生银行的董事长更是言之凿凿的说:“再融资的事,想想都丢人。”但过不了多久,又无奈宣称:“不融资,银行开不了门”。为啥银行高管们的承诺如同日历一样,一页页的被翻过后就抛在脑后了呢?而新的融资与再融资却接踵而至。难道银行每次再融资都是被逼无奈吗?

  其一,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压缩了银行的资金信贷空间。这一点,上半年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加息已经体现了贷币政策工具频繁的紧缩节奏。银行为此有理由大叫“很差钱”。而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又是主要靠存贷差来取得的,银行信贷资金不足,会影响到银行业的整体利润率,所以向资本市场再融资将不可避免。

  其二,新的资本监管标准日趋严格,对资本金、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就连存贷比也从月末时点考核到日均考核,可见对银行控制风险、信贷投放的规定也日益严厉。此刻,银行也有理由大叫“靠融资来补充资本金或提高资本充足率”,因为如靠现有银行的利润根本无法弥补资本充足率上调的资金缺口。

  发行次级债给谁带来了好处?

  其实,能够掏钱买次级债的机构,多半都和银行关系密切,在银行出现“钱荒”时刻,机构们勇于掏钱认购,虽说认购款说不定也是找银行曲线贷款所得,但银行怎么也欠了众机构一个人情。最后这些次级债总要有个说法。我最担心的是,当股市转好时,说不定还要向这些机构定向低价增发股票,让如今掏钱买次级债的机构们得点实惠,或者将来资本充足率不再受到严格监管时,将次级债转为可转债券,上市银行和机构们都皆大欢喜,最后受损的还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次级债这个事物,其实并不适合目前的中国银行业,弄出这么个权责存在隐患的的舶来词,只为了表面上达标,却为今后埋下了隐患。此次银监会允许次级债可以允当股本计入资本充足率,将来若真有哪家银行经营不下去,清算下来的资金要先给次级债债主,中小投资者还是什么也拿不到。看起来购买次级债的机构们承担了较大的风险,跟中小投资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归根结底,真到“最终清算日”,还是排在中小股民前头。这倒还不如定向增发,大家一起当股东,要好一起好,要亏一起亏,来个风险共担呢。

  银行业已陷入不断再融资的怪圈

  只要商业银行资本扩张的业务模式得不到根本改变,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消耗速度及补充渠道就会长期困扰银行业的一个核心命题。市场对银行再融资强烈反感的背后,恰是中国银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过去两年急剧膨胀的信贷活动,已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资本消耗——监管趋严——上市圈钱——信贷扩张”这种粗放式扩张模式的弊端全部暴露出来。

  高速的规模扩张导致商业银行资本消耗急剧加快,再加上资本监管越来越严,商业银行又在短时期内无法满足监管的要求,只能向资本市场要钱,以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更为严格的资本监管又会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成本上升、盈利下降,利润和分红相应减少,这又会导致投资者缺乏动力去投资银行股,上市银行在股市再融资就成了大问题,现在只能把目光转向债券市场发行次级债。

  银行本是一个借贷的窗口,而当前国内的银行却总是陷于年年向市场要钱的境地,这种状况在国内必须得到改变,否则银行股尽管估值很低,但一直难有起色。而改变的关键仍在银行自身如何有效控制信贷规模,掌握好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多做中间业务(包括理财),不要一味求大求快,要从资本消耗型银行逐步转变为资本节约型银行。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