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老人照料瘫痪儿媳28年是什么情况?

发布时间:2019-09-18 20:58:14

95岁老人照料瘫痪儿媳28年是什么情况?

推荐回答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

在芮城县太安村,一座受黄河文明滋养的村庄,有一位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却以慈母大爱,肩负起照顾瘫痪儿媳的重任。这副重担,一挑就是28年。

她就是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95岁的孙银聪老人。

2017年11月17日,孙银聪老人的孙子高卫东作为代表,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并受到习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面对连连厄运,她挺起腰板,毅然挑起伺候儿媳重担,用年迈的身躯撑起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时光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1989年11月,孙银聪的老伴因病离世,仅仅相隔十天时间,孙银聪的大儿子又因煤气中毒撒手人寰。

连连厄运不幸降临到黄河北岸的这个普通农家,婆媳俩人忍住巨大的悲痛,相伴相扶相依为命。不承想,始终没有走出阴影的儿媳妇,半年后却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病情十分危急。

那一年,孙银聪67岁,儿媳妇任彩梅才46岁。

面对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孙银聪挺起腰板,毅然挑起家庭重担。她当即决定,不惜一切治病救人。此时,家里已捉襟见肘,她借上钱,带着儿媳妇走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庄,先后去了运城、陕西咸阳等地,四处求医看病。儿媳妇的脑溢血先后三次复发,最后一次,连主治医师和亲戚朋友都一再劝说她放弃治疗。

“嫁到咱家就是咱的姑娘,哪怕有最后一点希望,也不能放弃。”

在孙银聪的坚持下,经过积极治疗,虽然儿媳任彩梅生命无虞,却永远只能瘫痪在床,全身只有手腕和嘴唇有轻微感觉,讲不出一句完整清晰的话。

“儿媳妇由我来伺候,你们全心操持承包的一百余亩滩地,不要再为家里的事务分神。”面对瘫痪在床的儿媳妇,面对艰难生活的一家老小,孙银聪没有屈服于命运,把小儿子和两个孙子召集在一起,开了个简短的家庭会议,并当众承诺:以后就留在大儿子家中,专门伺候儿媳妇。

一句承诺,就是一种道义担当。

一句承诺,就是一种精神信念。

从那天开始,孙银聪把瘫痪在床的儿媳当成亲生闺女照顾,用慈母大爱点燃了病人生命热情,并悉心照料28年,不离不弃……

为了一句承诺,她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地照料儿媳28年,用慈母大爱传承家庭美德,诠释人间真情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每天清晨,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备好热水,为儿媳擦脸、洗手、梳头,然后将其搀上轮椅,推到门外,做日常按摩护理。接下来,清扫院落,为全家人做饭,给病人端饭喂药。到了晚上,铺床、洗脚,看到其睡熟了才会安心入睡。

这是孙银聪老人每天平凡的“工作流程”。

28年的昼夜不休,融入了太多的细心、专心、耐心,融入了太多的酸、甜、苦、辣。

伺候瘫痪病人是一项繁重的体力活儿,且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病人情绪。一个年轻人尚且难以承受,何况一位老人。孙银聪老人说,儿媳有时候也发脾气,自己也觉得委屈,但委屈归委屈,该干啥还干啥,实在心里不舒服就到大门口坐一会,“权当是上辈子欠人家的”。

病榻之上的儿媳何尝不清楚婆婆为她多年的付出。有几次,在婆婆忙家务或休息之时,她不忍心打扰,挣扎着伸手倒水,却不慎打破暖瓶并掉下床。听到响声,孙银聪都是疾步赶过来,立即抱起比自己重50斤的儿媳,手撑地脚蹬床腿,一点点往上挪。每挪一次都要多半个小时,两人浑身都是汗。多少次,一挪上床,孙银聪老人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儿媳妇则在一旁恸哭失声。

“苦日子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记者问她在伺候儿媳时吃过多少苦头,老人总是笑笑,摆摆手。

“再苦再累也要把媳妇照顾好,咱不能让别人笑话!”不让人笑话,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蕴含着孙银聪最朴素的道德标准,也是她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做好人的底线。

28年来,婆婆与儿媳的心已完全融为一体。儿媳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婆婆就知道要干什么、要吃什么。虽然不能聊天,但两个人经常依偎在一起看电视,还是媳妇手拿遥控板,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她是病人,该让就得让。”

28年来,孙银聪几乎寸步不离守在儿媳身边,就是走亲戚或去女儿家也从不过夜。近在咫尺的小儿子家也不走动。她说,我不是不想去,是实在放心不下病人。

28年来,悉心照料的病瘫儿媳身上从来没有生过褥疮长过坐疮,反而面色红润、精神焕发。高卫东说:“我奶奶从来不让用尿不湿,经常自己给我妈擦身抹药膏、端屎端尿。”

如今,已是鲐背之年的孙银聪老奶奶,搬不动也抬不动儿媳妇了,就由孙子孙女每晚轮班照顾,但白天还是一如既往地由老人照料儿媳。她坦然地说,“等哪天我走不动了,也自然就停下了。”

面对生活,她依然春风满面,其善行就像身边的黄河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其德行光耀中华,感染更多人传承优良家风

2017年4月29日,在北京门头沟王平镇十八潭景区内,两名执勤保安发现有儿童落水,奋勇救人。救出落水儿童后,由于体力不支,山西省芮城籍保安陈志浩被水流冲走,不幸遇难,年仅22岁。而陈志浩的太姥姥正是孙银聪。

太安村党支部副书记任孝军告诉记者,陈志浩童年时经常由老人照料,从小耳濡目染太姥姥的善行义举,特别懂事。陈志浩在北京遇难,老人家得知后,反而劝导家人不要过于悲伤。那种胸襟、那种笑对人生坎坷的气魄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平淡而不平凡的28年,孙银聪用大写的爱,构筑起家庭的幸福港湾。如今,承包的近百亩地每年收入达10多万元,家中生活宽裕了,翻盖了房子,还购置了小汽车。好德行催生好家风,家族也有100多人,五世同堂乐融融,都以她为学习典范,同时她也赢得了四乡八邻的尊敬。

爱人者,人恒爱之。孙银聪老人的善行也根植于村民的心中。

“她是个好人,常把孙子给的买菜钱一点一点节约下来,光是接济生活困难的乡亲们都超过3000元。”

“她是个手脚勤快的老人家,不仅家里拾掇得井然有序,几乎看不到半点瘫痪病人常年居住的痕迹,而且常常打扫完院子又打扫巷道,大家劝她别干了,她总说就是沉一下胳膊的事。”

“她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初八,我们每年都会主动去给老人家贺寿!”

“老人家为村里人树立了道德标杆,为后代树立了榜样。”村党支部书记肖千喜说,在孙银聪老人的善举感召下,有着2800口人的太安村孝老爱亲蔚然成风,村民张占革和任冠娃还分别被评为全县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和五好家庭。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