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桥运用领域越来越多。将来能取代有线设备吗。

发布时间:2019-09-10 05:35:36

从作用上来理解无线网桥,它可以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网络段,这些独立的网络段通常位于不同的建筑内或者其他空旷场景,相距几百米到几十公里。它可以广泛应用在不同建筑物间的互联。同时,根据协议不同,无线网桥又可以分为2.4GHz频段的802.11b或802.11G以及采用5.8GHz频段的802.11a无线网桥。无线网桥常用三种工作方式,点对点,点对多点,中继连接。特别适用于城市中的远距离通讯。无线网桥通常是用于室外,主要用于连接两个网络,使用无线网桥不可能只使用一个,必需两个以上,而AP可以单独使用。无线网桥功率大,传输距离远(最大可达约50km),抗干扰能力强等,近距离内置定向天线,例如12DB定向天线,理论传输2KM左右。长距离不自带天线,一般配备抛物面天线实现长距离的点对点连接 。

2无线网桥本身使用非常灵活,对环境没那么苛刻,可以根据环境选择点对点、点对多点、中继等传输模式。

      ,点对点传输

      1点对点传输模式是最简单的传输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TP,以单个设备发射,再由单个设备接收,一对一的发射与接收简单又直接。如果传输距离较远,或者监控点位比较分散,这种情况首选点对点传输。

      2,点对多点传输

      点对多点传输模式在基于点对点传输模式发展而来的,常表现为一个接收端对多个发射端。如果传输距离较近,监控点位比较多,且分别比较密集,又或者前端摄像机是模拟的,则可以采用点对多点传输。

      3,中继模式

      中继传输模式是由于发射端与接收端由于有不能避开的阻挡物遮挡了微波信号,所以才在中间添加中转设备,让微波信号通过中转设备顺利传输到接收端,这种模式由于要增加中转设备增大设备费用投入,且存在一定的损耗,所以一般不必要时都不会采用。如果发射端和接收端直接有比较大的遮挡或者障碍物,就不想改变原传输路线,那就用中继模式。

      我个人认为将来有可能会取代有线设备。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推荐回答

1、在无线网桥前面,还有一个城际短波通信,现在没无线网桥取代。

2、无线网桥确实应用领域越来越大,但其相比有线通信,也有其缺点,尤其是带宽和通信距离。

尤其是负责环境领域,5G频率穿透低,不适合长距离,2.4G带宽达不到要求。尤其是某些高带宽业务,而有线随时都能提供超过10G的带宽。

3、尤其是现在已经开始兴起的5G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不管是覆盖距离  带宽,如果资费足够低,会取代无线网桥。

总结下:单纯从带宽考虑,就无法取代有线传输系统,反而有可能被5G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取代。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