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发展公安基层派出所怎么干

发布时间:2019-08-05 06:57:13

跨越发展公安基层派出所怎么干

推荐回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警务保障工作是各项公安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汉阴县公安局围绕“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实战需求,服务基层一线”的警务保障理念,以“210”工程为契机,狠抓经费保障能力提升、装备建设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彻底改变了公安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装备落后的局面,推进全县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费保障实现大增长 执法办案告别经费难 汉阴是国家级贫困县,干部职工工资全部依靠国家转移支付,是典型“吃饭财政”,经费保障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汉阴公安工作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为改善公安经费“供血不足”,汉阴县公安局抢抓机遇,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向有关领导及财政部门汇报经费保障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公安经费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2012年该局公用经费年人均最低保障标准提高,将业务技术用房建设经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武警队营房建设、武警中队日常运转、民警体检费和医疗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了基层所队经费保障标准,所队的行政运行、业务办案、临聘人员工资等经费由县局统一全额保障,建立起基层所队经费全额保障机制,彻底结束了过去无钱办案、为钱发愁的艰难局面。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变样 规范执法树“标杆” 为彻底扭转县公安局原办公楼简陋拥挤;刑侦业务危房办公,执法场所设置不规范、设施不配套;刑事技术设备落后;派出所用房普遍陈旧简陋等公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状况。该局迎难而上、超前谋划,本着“西部一流、全省示范”的理念,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全面加强执法办案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动了公安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该局新建的业务技术用房,执法办案场所、刑事技术室、指挥系统、训练场所、心理调节等建设得到了省市公安机关的一致认可,全省80余个市县公安机关前来参观学习。汉阴刑事技术室成功创建为一级刑事科学技术室,被评为全省一级示范刑事科学技术室“创建标杆”;完成了平梁、小街警务查报站建设;按照《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全县11个派出所已建设完成6个建设项目,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3个项目已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汉阴县看守所改扩建项目已按照《看守所建设标准》立项建设;汉阴县拘留所改扩建项目已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所有项目均已列入“十二五”规划,预计2015年所有项目能全部建成,将从根本上解决派出所、监管场所办公业务用房的现状。公安基础设施条件大变样,全县公安机关办案效率和执法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了“双提升”。 装备建设大提升 实战能力上台阶 该局大力加强公安装备建设和管理,全县公安装备工作呈现出“全方位投入,大规模建设,高标准管理”的发展态势,有力推动公安实战能力全面提高。 该局设置了反恐防暴应急处突中心,将反恐、防爆装备、枪支弹药、现场勘查、取证、急救、通信保障等设备集中管理,值班备勤民警和车辆24小时待命,全面提高了全局应急处突快速反应能力和水平。多方筹措资金集中采购、配发了一批现场勘查设备、执法记录仪、DNA检材提取箱等基层一线实战单位警用装备和现代刑事科学技术警用装备,将省厅配发的警车、电脑等装备全部配发到基层所队。为全局侯问室、询问室和讯问室安装高清晰度的电子监控设施、声音采集器,实现了执法办案同步录音录像、同步刻录光盘。高标准建设治安防控体系,建成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有线、无线、可视调度指挥为手段,集视频治安监控、智能交通管理、GPS定位等21个子系统为一体、覆盖城乡的现代警务综合指挥系统,全面启动“天眼”二、三期工程,新增300个监控点,全县治安防控、交通管理、执法办案进入信息化时代。城区组建了47人的专职巡防队伍,新建治安岗亭4个,分别设置在城区治安最复杂的4个地段,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防,实现了以信息警务和传统警务相结合的警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打击、防范和管理效能,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不断提高。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