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16 14:10:38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小说第四十二回,薛宝钗的态度再次发生微妙变化,与之前的与黛玉宝玉暗中对立而变得模棱两可起来,对黛玉是极尽疼爱之能事,对宝玉却是毫不客气的贬斥了。
还是先来看宝钗怎样护黛玉的吧:
一、林黛玉在行酒令的时候误说了《西厢记》和《牡丹亭》里面的词句,薛宝钗听出来了,为此专门审了一遭林黛玉,而审的结果却是苦口婆心的教导,直“说的林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林黛玉为何默默信服呀?不是说不过薛宝钗,以她的口才,薛宝钗未必是对手。但因为感动于宝钗的一番良苦用心和关爱之情,所以三缄其口。
二、众姐妹帮助惜春筹划画大观园的事情,薛宝钗展示出过人的精明和组织才干,可是,却遭到了林黛玉的很调皮的讽刺,引得众姐妹呵呵大笑,于是:
探春听了,笑个不住,说道:“宝姐姐,你还不拧他的嘴?你问问他编派你的话!”宝钗笑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一面说,一面走上来,把黛玉按在炕上,便要拧他的脸。黛玉笑着,忙央告道:“好姐姐!饶了我罢!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做姐姐的教导我。姐姐不饶我,我还求谁去呢?”众人不知话内有因,都笑道:“说的好可怜见儿的!连我们也软了,饶了他罢。”
宝钗原是和他玩,忽听他又拉扯上前番说他胡看杂书的话,便不好再和他闹了,放起他来。黛玉笑道:“到底是姐姐,要是我,再不饶人的。”宝钗笑指他道:“怪不得老太太疼你,众人爱你,今儿我也怪疼你的了。过来,我替你把头发笼笼罢。”黛玉果然转过身来,宝钗用手笼上去。宝玉在旁看着,只觉更好,不觉后悔:“不该令他抿上鬓去,也该留着,此时叫他替他抿上去。”正自胡想,只见宝钗说道:“写完了,明儿回老太太去。若家里有的就罢,若没有的,就拿些钱去买了来,我帮着你们配。”宝玉忙收了单子。
这段话里有几点值得注意:
1.薛宝钗帮助惜春筹划画大观园的事宜是相当得法的,没有任何问题;
2.林黛玉的讽刺是善意的,带有调皮成分,甚至是带有钦佩成分的,这是很少见的,林黛玉难得服人,尤其是对薛宝钗;
3.薛宝钗收拾林黛玉,是带有无限爱怜的,相当令人动容,黛玉的机敏调皮和楚楚可怜以及对宝钗的亲昵,宝钗的做姐姐的大气和对黛玉的溺爱,都表现得相当明显,所以,宝玉才会后悔刚才提醒黛玉云鬓散乱之事,所谓“不该令他抿上鬓去,也该留着,此时叫他替他抿上去。”这是对二人这番真情流露的最好的赞颂,我相信也是曹雪芹的真实情感。
现在,我们来看,宝钗对宝玉的贬斥吧。太明显了:
宝玉听了,先喜的说:“这话极是。詹子亮的工细楼台就极好,程日兴的美人是绝技,如今就问他们去。”宝钗道:“我说你是无事忙,说了一声,你就问他去!也等着商议定了再去。如今且说拿什么画?”宝玉道:“家里有雪浪纸,又大,又托墨。”
宝钗冷笑道:“我说你不中用。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染;拿了画这个,又不托色,又难烘,画也不好,纸也可惜。我教给你一个法子:原先盖这园子就有一张细致图样,虽是画工描的,那地步方向是不错的。你和太太要出来,也比着那纸的大小,和凤姐姐要一块重绢,交给外边相公们,叫他照着这图样删补着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就是配这些青绿颜色,并泥金泥银,也得他们配去。你们也得另拢上风炉子,预备化胶、出胶、洗笔。还得一个粉油大案,铺上毡子。你们那些碟子也不全,笔也不全,都从新再弄一分儿才好。”
几乎不用分析了,一个“无事忙”,一个“不中用”已经相当的尖锐和简练,再加上宝钗的“冷笑”,说明不是开玩笑,是真的打心眼里瞧不起呢。
这样问题就来了。薛宝钗不是一门心思要嫁给贾宝玉的吗?林黛玉不是她的情敌吗?薛宝钗为此受林黛玉的气还少吗?为何薛宝钗的态度会发生如此微妙的变化呢?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如何把握薛宝钗情感发展变化历程的问题。
不错,自从“落选”之后,在王夫人、薛姨妈的撮合之下,薛宝钗确实动过嫁给贾宝玉的念头的,不惜参与到王夫人薛姨妈策划的“金玉良缘”阴谋之中,为此她也没少往贾宝玉那里去,甚至连她的丫鬟莺儿也积极得很,不是还被晴雯讽刺吗?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要看到宝钗的不断的反省和反思。
1.金玉良缘的传闻出来之后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折磨,薛宝钗看在眼里;
2.贾宝玉被打之后,薛宝钗亲自看视,碰巧听见宝玉梦中吐真言之后的“一怔”;
3.海棠诗社她薛宝钗的诗作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诗歌无论在意境上还是价值取向上都非常对立;
4.菊花诗社她的对宝玉煞费苦心却始终不能得到他的心的失望以及痛苦纷乱的心理;
5.行酒令中她表现出来的孤独和愁苦的心情等等。
所有这一切,正是宝钗争取宝玉的爱儿不得、了解宝玉的真爱是黛玉以及面对宝黛相爱之后的绝望、挣扎、不服气、反击以及失败后的痛苦、凄凉的过程,一个痛苦而真实的过程。
关于上述这些,我不能细说,因为之前的一系列文章已经说过了,大家有疑问的可以再去翻看。
就是在经历了这样“炼狱般的痛苦”之后,薛宝钗那颗爱贾宝玉的心情终于慢慢的平复下来,她知道,爱情是不可以强迫的。
于是,在真正的决定放弃贾宝玉之后,就好比一个人从失恋中走出来之后再去看待昔日的恋人,就会更加冷静了,于是,贾宝玉的缺点便暴露出来了,那就是“无事忙”和“不中用”,也许,宝钗在“冷笑”的时候也在责怪自己,怎么可以曾经如此的迷恋宝玉呢?
而一旦抛开宝玉,对林黛玉的那种本来就不带有偏见的怜爱就表现出来了,尤其是觉得黛玉的优秀可怜与宝玉的无能反差如此巨大的时候,此时,对黛玉,便没有芥蒂没有对立了,只有无限爱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