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文物保存之现状

发布时间:2019-08-11 22:27:35

衢州文物保存之现状

推荐回答

  衢州旅游特色:  衢州旅游资源丰富,经普查表明,衢州现有各类旅游资源单体1192个,分属121种类型。衢州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同时还拥有紫微山、钱江源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和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文物古迹多达2040余处。  衢州旅游具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景点丰富、交通便捷、特产众多、野趣较浓等优势,确实是一个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的好地方。因而有“山水名城,神奇衢州”之称。  衢州有着非常难得的自然风光和清新纯朴的民俗民风。衢州境内多山多水,钱江源是钱塘江的源头,九龙湖、月亮湖、仙霞湖是衢州山水旅游线上的明珠,江郎山、紫微山、古田山、齐天山(又名九华山)等景点则是衢州山水旅游线的精华。九龙湖风景区,两岸青山,一江碧水,有千岛湖之秀、三峡之美,是避暑疗养休闲的好去处。首期开发的九龙湖水上乐园,以黄坛口水库人工湖为主,配以现代化的水上游乐设施,可供游人饱览湖光山色、田园风光,怡情养性,乐趣无穷。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江郎山,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有被誉为“南孔圣地”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宗孔氏家庙、围棋仙境烂柯山、“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的江郎山、“世界第九大奇迹”龙游石窟、国际地科联组织确立的我国首枚“金钉子”。  衢州市文物普查综合信息月报(2008年4月)  来源:浙江文物网 作者:衢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05-13  4月份我市共调查文物点895处,其中新发现的有805处,大多数为古建筑。自3月31日领取地形图后,各文物普查队便投入使用,对已普查的文物点予以明确定位。同时,继续完善各项普查制度,促进文物普查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市本级4月份的工作重点是对前期普查登记资料进行修正和补漏。市普查队对之前没定位的登录点进行了重新查访和GPS定位。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各登录点基本得到精确定位。同时对10余个村进行了文物普查及复查,新登录了不可移动文物16处,其中古建筑(宅第民居)13处、宗祠3处。复查定位已登录不可移动文物四十余处。在普查中注意队员间“工种”的相互配合,培养工作中的默契,并特意让队员交换作业,使队友都对普查的各个工作细节了解熟悉。  柯城区4月份普查了航埠镇12个行政村318处单体文物,其中复查的有5处,新发现313处。重点登记6处,一般登记56处,普通登记256处。古建筑为313处,大都为清末民初的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另有古遗址5处。  衢江区以乡镇为单元,实地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全区21个乡镇(街道)已全部启动,共走访了21个乡镇(街道),46个行政村,120个自然村。共调查了158个点,重点登记的有28处(其中复查8处、新发现20处),一般登记66处,普通登记64处。其中桥梁 2处、古建筑129处、古墓葬 21处、古窑址1 处、古井3处、矿遗址1处、摩崖石刻一处。还发现了一批较有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如大洲镇的宋代西山寺古僧墓葬群,共有7座古僧墓,占地面积 2000多平米,有始建于宋端拱元年(988)、明永乐六年(1468)重修的普洞塔,还有宋代守仁禅师墓。古僧墓葬群周围还发现了石碑、石柱、和尚缸。目前,调查资料正在整理中。  龙游县在顺利完成了试点乡——沐尘乡的基础上,又完成了大街、罗家2个乡的野外普查工作,2个乡共普查登录文物点95处,其中复查文物点9处。新发现86处,占普查总量90.5%之多。其中古建筑85处,古墓葬4处,古道2条处,古遗址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处。  江山市4月份:1、完成双塔街道的文物普查任务。普查登记文物点123处,其中古遗址6处,古建筑72处,传统民居34处,古墓葬6处,工业遗址2处,碑刻1处,近现代建筑2处。本次普查新发现文物点118处,复查文物保护点5处。重点记录22处,一般记录54处,表格登记47处。2、下发《关于2008年在上余镇等乡镇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要求今年完成65%(14个乡镇)的文物普查任务,确定在各乡镇文物普查的确切时间以及具体的准备工作。3、组织虎山街道和上余镇基础普查员培训。根据该市文物普查按先基础普查,后专业普查的工作步骤,先后在虎山街道和上余镇为乡镇选派的基础普查员进行基础普查培训。为专业普查的开展打下基础。4、对已完成普查的清湖镇及双塔街道文物点进行资料登录,CAD图纸标注。并对有较高文物保护价值的文物点提出文物保护意见,向乡镇政府通报。  常山县4月份完成了对新昌乡的野外普查工作。共征集、登记普查线索91处,登录不可移动文物30处(复查5处,新发现25处),其中古建筑17处,古墓葬2处,其他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处。为保质保量完成今年60%以上的普查任务,县普查办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整了下一步工作思路,细化了每个月的工作指标。  开化县4月份完成了12个行政村的野外调查任务,共调查到文物点94处。其中新发现64处,所有文物点中宅第民居(传统民居)37处、坛庙祠堂20处、池塘井泉18处、普通墓葬4处、桥涵码头5处、碑刻5处、亭台楼阙1处、其他古遗址1处个、寺观塔幢1处、其他2处。填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纸质文本29份。在省文物普查办公室专家组的指导,解决了许多业务上的疑难问题,为今后加快普查进度和提高普查质量奠定了基础。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