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是不是火山

发布时间:2019-07-31 13:49:13

天柱山是不是火山

推荐回答

您好!

天柱山不是火山。

安庆市潜山县西部的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县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据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座标东经116°27′,北纬30°43′。

地质特征

1、山体组成

天柱山属大别山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体主要由万山(地质天柱山山体岩石构成特征界惯用的天柱山的俗称)岩体组成,位于安徽省岳西县、潜山县接壤地界一带。呈北北西向展布,切割公界尖背斜,被菖蒲——响肠和水吼岭——陈岭头火断层的夹、地表层不规则岩基出露面积120平方公里,与围岩的接触带多数被掩盖。接触带附近岩体的岩面粒度变细,围岩发生硅化。岩体的东、西、南三侧沿接触带,均明显可见长石交代作用构成的所谓“边缘混合岩”,其宽度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岩体内含有少量的细粒斜长角闪片麻岩残留体,边部可见烘烤现象。岩体西边的白马潭一带,可见到其内有围岩的残留成份。岩体的长石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脉发育,主要呈北东向斜列排列。其次还见有闪长斑岩、细品岩脉等。万山岩体相带发育不对称,内部相由中粒、中细粒结构混合花岗岩,混合二长花岗岩构成,占岩体的90%以上。边缘为细粒结构的岩石,往往缺尖,一般宽为数米至数十米。在白马潭、思婆尖两侧较宽。

2、山体演化

天柱山山体形成演变的历史过程,可以追溯到距今26亿年前的太古代时期。当时天柱山地区和整个大别山区一样,在晚太古为海洋优地槽发育时期。在地槽下降过程中,本区堆积了巨厚的复理式建造(早期伴有超基性、基性岩,晚期伴有中酸性火山岩)的大别山群前身。在距今20亿年晚太古代末期的大别运动,使该地区海洋优地槽普遍发生褶皱隆起,形成丁优地脊斜山岭。由于地槽沉积物遭受区域变质及其伴生花岗岩质岩浆侵入的造山变形,造成大别山群发生中——深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陆壳改造型混合花岗岩的形成,构成本区孤岛状的变质地体——即包括本区在内的淮阳隆起。五台——吕梁地壳运动(大别运动)形成紧闭的、线型的复式褶皱经后期至今1亿4千万年发生的燕山运动,普遍发育了北东向、北北东向和南北向的断裂活动,使褶皱受到干扰破坏而复杂化,并长期一直处于不同程度的上升隆起和遭受风化剥蚀的过程。直至距今200万年的第四纪晚期(喜马拉雅期)即早更新世,本区急剧上升,高达1000米以上。在上升地区形成河流侵蚀地貌,尤其是在上升急剧的山区,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从而形成了今日的天柱山雄伟奇特的自然景观。

望采纳!

其他回答

天柱山不是火山

不是火山吧

应该不算的

不是,是一个山的名称

天柱山不是火山,中国火山主要在台湾!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