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信息:女 7岁 贵州 贵阳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发病20天左右,主要出现高热,反反复复,发高烧的时候全身血管清晰可见,血看起来黑黑的,高烧好几次40.5度,医生检查出来是恶性噬血细胞综合症、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症、支气管肺炎,说孩子病得很严重,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能治愈吗,要多久治愈,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哪家医院治得好,急急!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目前还在医院治疗,但医生用化疗治疗,并说治疗期长,化疗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可能会引起孩子休克,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有人不是说可以骨髓移植吗,重新植入可配型的造血干细胞也可以治吗?该怎么办,我们家没有遗传病史的
推荐回答
目的比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和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EBV—AHS)的临床特点,分析IM患儿发生EBV-AHS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比较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430例IM和EBV-AHS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M患儿发生EBV-AHS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1)本组IM病例中EBV-AHS发生率为3.72%(16/430),EBV-AHS组患儿热程明显长于IM组患儿,体温峰值、肝脏和脾脏肿大程度均较IM组患儿明显,但咽峡炎发生率(37.5%)显著低于IM组(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EBV-AHS组外周血三系均低于IM组,且变异淋巴细胞升高不明显,其比例(中位数10%)显著低于IM组(中位数1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3)EBV—ASH组肝功能损害显著重于IM组,尤其乳酸脱氢酶(LDH)(中位数为2128.5U/L)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中位数为489U/L)水平升高显著高于IM组,且常伴有高胆红素血症及低白蛋白血症。(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热程〉10d(OR=8.097)、LDH进行性升高〉1000U/L(OR=7.998)、低白蛋白血症(OR=7.838)、中性粒细胞〈1.5×10^9/L(OR=7.587)和血小板〈100×10^9/L(OR=7.190)是本组IM患儿发生EBV—AHS的临床危险因素,本组EBV-AHS病死率高达50%。结论绝大多数IM患儿呈良性自限性过程,约3.7%患儿进展为EBV—ASH。热程〉10d、LDH〉1000U/L、低白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100×10^9/L是IM患儿发生EBV-AHS的临床危险因素,该病预后凶险,病死率高,多次骨髓检查有助于及时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