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唱歌时咬字怎么才能正常?

发布时间:2019-08-01 11:50:52

我有时是不连贯还有一些直接跳到第二个音

推荐回答

唱歌时咬字怎么才能正常——

          唱歌是需要主动挡气控制气息唱歌的,换气时就自然是被动的,不用想气息自动流入,又快又不费力气也不占脑子。找到了胸口支点有控制的去唱歌,启动了身体的自动换气功能,而不是学会了新技能,一定要搞清楚主被动关系。主动唱歌,被动换气。(就解决了气息不够的问题)  所以在唱歌时候要形成一个良性闭环 

 1 胸口支点主动稳住喉头,声带闭合挡气发声,这是主动的  

 2 气息不足时,胸口支点一松,气息自动进入,这是被动的   (千万不能反着来,主动吸气,吸很多,而唱的时候没有支点,声带不主动向下挡气,唱的太“放松”或者不懂如何控制,就会感觉又费力,嗓子又不舒服,这是搞反了主被动的关系)   

         唱歌就是循环 1 2 1 2 ········主动唱歌,被动换气。 

         唱歌的吸气,只要你打开,给空间,下放喉位,有了空间气息自然进入,不需要人为的过分吸气,这就能解决你的吸气问题,空间给的深,气息自然就深。

         这就是良性闭环 (灵魂画手登场 确实丑别介于便于理解罢了)  

         唱歌就是要这个良性循环  关于气息上浮,沉不下去的问题。

         很多人被老师说,气息浮对不?但你又不知道怎么办,你使劲往下吸,却问题更严重,根本无所适从。那为啥会有浮的感觉呢?是不是跟气压有关?吸的太多?如果你吸气刚好,静静的听“敌人”的脚步声,是不是就没有任何浮的感觉了。正常的这种气息量和呼吸是没有对抗的,不带压力的,所以就不会浮的感觉。

         而学了声乐之后,都知道气息要深,但深不是多。这怎么判断呢?很多人说吸气要鼓肚子,肚子鼓起来就是吸的深,鼓到肌肉僵硬。肌肉僵硬你就会失去弹性,失去自如,失去力量。那么如果把标准换一下,只要轻轻一口气,横膈膜下降了,打开喉咙吸气了,喉位低了就是深了,不在于气息的量要很多,而是只要达到这俩标准就够了,如果有负担你可以考虑先不吸气去发声。只要你唱的时候,喉位没有很高和上挤,不稳定,声音不挤压、卡住就算气息深。不在于量,而在于会用。

         相反如果出现挤卡,喉头上挤,喉位高,打开状态破坏,那么别人就会觉得气息浅,对不对?如果横膈膜没保持住,恢复原位,气息就全跑掉,没有气息支持,声音虚,对不?所以喉位在发声中,处于低位置,横膈膜没有过分上移动,保持住位置,发声用力方向是向下,那么气息自然就深,不然,你的发声方式本身就是有问题和错的。

         气息深的标志有两个

 1 喉位相对自然位置低,且稳定

 2 横膈膜保持住没有过分上跑  发声时是要不断的下放喉位去闭合挡气的,横膈膜也是要求稳定,垂直向下用力,而不是向上挤压。 

        记得很多人告诉我们 唱歌不要用嗓子么?(如何正确用气)  然后我们唱歌就改为“用气唱”,然后声音总感觉不结实,有点虚。对不?如果我们把声带单独看作在气管里的发声体,当气息到来的时候,它就“躲”,它就上移动(上挤),不敢主动闭合(漏气),它不敢用力向下挡气(气息弱还好,强了就破或者上跑)?从物理角度来看,想要稳定住一个东西,必须有两个相等的力来对抗。如果声带在气管里,有一个合适的力向下稳住它,并合适的闭合,当气息上来冲击的时候,上下两个力搭配合适(两个力对等,中间物体就相对静止了,像直升机悬浮空中,是升力与引力对等),再加上闭合力度合适,那么是不是就根本性的解决了问题。你想让自己声音更有感染力,声音的质感就必须要好,如果声带不敢主动去用气,怎么可能有很好的基音,供你传到共鸣腔去美化?如果这时候你还“用过多的气唱”是不是适得其反,雪上加霜?越用气多,越难受,嗓子都要被“狂风”吹烂了,但问题依然解决不了而且还更严重了,很多人都挣扎于此。

        那怎么体会呢?自然叹气就是最好的平衡对抗,有感情的朗诵诗词也是最好的平衡对抗。  要会用气,敢于用声带向下挡气,只要他们达到平衡,声音即有力,又饱满,又省嗓子(气息力刚好不用大力的闭合),又省气息(闭合刚好向下主动挡气,气息就不会跑过多,声音质感自己就出来了,高音也慢慢自动来找你,正确的哼鸣就是这样)。  其实每一首歌,作曲家都不会难为歌手,都是有气口的,先唱对了,自然就会找到气口。

         ..............

其他回答

字正腔圆,口腔要打开

多练习和找个好老师纠正

蒋大为老师说把唱歌当做正常说话就可以了。

多多练习,时间长了就自然形成了。

找个专业老师指导下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