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7 11:33:09
1938年,杨振宁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在西南联大度过六年后,杨振宁发现自己对很多国外先进理论都缺少了解。他曾对变形物体热力学做了很多研究,可等他找到解决方法时,却发现外国科学家在十年前就解决了。杨振宁决定去国外留学,1942年,他来到芝加哥大学就读物理系,将实验物理学作为主攻方向。
两年多的时间,虽然杨振宁凭借着勤奋努力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因为他天生的动手能力太差,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他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出错,东磕西碰,经常会摔破东西甚至引发爆炸。老师和同学们都跟他开玩笑说:“实验室里凡是有爆炸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
杨振宁也开始承认这个事实。自己的动手能力不好,而实验物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动手,他觉得如果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或许永远也不会有大成就。思前想后,他决定放弃实验物理而改读理论物理。对于这个选择,无论是国内的导师还是他在美国的导师都非常反对,他们劝杨振宁,既然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好多年,就不能这样轻易放弃,否则实在太可惜了。杨振宁这样回答他们:“放弃不是停止追求,而是换一条更适合的路继续前进。”
就这样,杨振宁在1949年进入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学院研究所,开始专心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工作。也就在那时,快速发展的物理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量子物理学。
杨振宁开始在这个领域做大量研究,1957年,他和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这一理论在全球科学家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杨振宁和李政道也凭此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全球闻名的科学家。
这份成功并不是杨振宁最初的选择, 但他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适时调整方向并量力而行,而不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做无用功。都说成功来自于坚持,其实很多时候,适时的改变也是一种成功的基础。
关于杨振宁的,这篇文章有多少地方是值得商榷的,求点评
只看楼主收藏
回复罅安娜ExtraDim11别的地方转过来的,大家怎么看---------------------------------------很多人都知道霍金,殊不知杨振宁比霍金不知道牛了多少倍!斯蒂芬霍金是大众科学明星罢了,其物理学贡献并不突出。没有诺奖,更不是开天辟地的人物,甚至多次打赌也都是输的。有一次希格斯恼怒的说:“有人不过是通过了奇怪的外形而不是物理贡献而获得了不相配的物理学话语权”,这句话虽然刻薄但是未尝也不是物理学界对霍金的看法,当然希格斯后来为此话语道歉了。希格斯等在杨振宁面前,却也只是小人物而已,杨振宁发明了标准理论,希格斯只是使用标准理论做了希格斯粒子的预言,而最后这个粒子被找到了。标准理论通过描述亚原子粒子可以解释一切,已经是一统天下了。但是杨振宁的东西太高深,在国内不是理论物理专业恐怕到研究生都不一定能接触到,而且所需数学极为艰难高深,所以其伟大地位了解者不多。超弦是标准理论规范对称的逻辑扩展,眼前从物理学角度无法证实,超弦理论是基于希格斯粒子不能被发现为动力,最致命的的是其预言的质子衰变没有发现,而直接验证证实所需科技和能量远超人类今日能力。如果被证实,超弦将自然会取代标准理论,为一统天下的终极理论,威腾将是人类要记住的唯一科学家。但是在这之前杨振宁是老大。考虑到超弦的验证极为困难,估计杨振宁坐镇物理教皇宝座的时间将会超过牛顿。我们再来看加来道雄是如何评价杨振宁和标准理论的:今天,杨米尔斯场已经使建立一种关于所有物质的无所不包理论成为可能。事实上,我们如此坚信这一理论,以至于满不在乎地称它为标准模型。标准模型能解释关于亚原子粒子的所有实验数据,直到能量大约高达一万亿电子伏(用一万亿伏的电压加速一个电子而产生的能量)。这大约是现在运行中的原子对撞机的极限能量。因此说标准模型是科学史上最成功的理论也并不为过。……到了8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几乎不断的成功之后,“木头的量子理论”开始衰竭。我能清清楚楚地记得劳累过度的年轻物理学家们在这其间的受挫感。每个人都感觉到,标准模型已被它本身的成功所葬送。他太成功了,以至于每一次国际物理学会议似乎只是批准它的一枚橡皮图章而已。所有的报告都谈到又找到另一种成功地支持了标准模型的冗烦的实验。在一次物理学会议上,我向后看了一下听众,发现有半数人正昏昏欲睡,而讲演者却一边一张张地显示图片,一边喃喃细语,以证明这些最新数据如何符合于标准模型。加来道雄是著名的诺奖物理学家,是超弦理论创始人之。--------请注意,加来道雄在超弦物理学领域也是开山鼻祖人物,地位当然是威腾第一,但加来道雄也是前几名的重要人物,而且加来道雄上述发音是十几年以前,那时候希格斯粒子尚未被证实。标准理论和杨振宁之地位大家掂量吧!盖尔曼被称为盖世奇才,两条腿的图书馆,我们再来看看。杨振宁先生曾在一篇文章的后记里写道:“20世纪50年代末,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一次物理教授会议上,奥本海默似乎不经意地说他想邀请默里·盖尔曼加入研究院。下次会议时我对他说:默里很棒,但是如果他来我就会走。奥本海默以后再也没提这事了。”----奥本海默的取舍说明了一切,盖尔曼是何等盖世天才,号称夸克之父,两条腿的图书馆,碰到杨振宁只能哀叹生不逢时!战后人类有几大奇才:图灵,费曼,盖尔曼,哥德尔,杨振宁,杨振宁位列第一而且被称为“最正常却又最出色的”天才。----图灵是个同性恋,费曼标新立异,盖尔曼太过渊博明显不同于常人,哥德尔伟大却是个多疑症,依中国人看来是神经病的!唯有杨振宁,才华超过上述所有人被称为第一天才,却没有什么奇怪的嗜好和行为。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因标准理论“不够美”数学上过于艰难,所以标准理论被怀疑,杨振宁在学术界的地位被低估,但一旦涉及物理现实标准理论简直就是紧箍咒,无人能逃脱!凡是试图开拓物理新天地者更是无从逃脱,只能研究标准理论,必须从标准理论出发,超弦也不过是对标准理论的规范对称的逻辑扩展而已。就算这样杨振宁在美国也是地位崇高,其徒子徒孙诺奖几十个,这样的人物人类历史有几个?恰恰是在中国,一方面是无知另一方面是来自台湾后后来的美国国籍,当然还有他的婚姻,杨振宁在中国被谩骂侮辱,大家只知道他是诺奖获得者而已,却对其一代宗师地位和比肩牛顿的伟大不甚了解。世事有所舍才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