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7 11:32:21
下面是一位考生的习作,你怎样评价这篇文章?如果让你改进它的题目、开头、结尾,你将如何着手?
前门,后门
王伟骑在车上,嘴里心不在焉地哼着歌。破旧的 自行车的车轮犹如圆规一样。一遍又一遍地转动,驶 向回家的路。日子也像圆规一样,在王伟生命的履历 上,弯弯曲曲地圈了一个又一个大大的“O”。
王伟有一种感觉,只觉得车胎快爆炸了。王伟不重,纯种瘦猴型的;沉重的是王伟背包里那几份试卷。
语文56分,英语61分。数学44分……
王伟不记得自己是怎么从教室走出来的,对,是从后门,狼狈不堪……
王伟苦笑了一下,风吹起他头上的几根零乱的头发,不,更准确点说是杂草,显得不堪一击。 王伟有点怀念小学,那时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成绩仍考得好,大家可以在阳光的沐浴下,意气风发地 从前门大步迈进教室……
而现在教室的前门,对于王伟之类的人来说是锁着的。
现在从前门进来的,是老师的宠儿,是王伟可望 不可及的“星级大腕”;从后门进来的,则大多是比较那个的学生,王伟从那道门槛跨了近三年。
王伟突然好想从前门进去,但他不敢。当他踌躇 地抱着球站在门口时,他的脚刚迈了半步,停在半空时,他突然看见班长的目光,毫不经意的目光,他突然看见那道目光中,尽写着“没门”二字。王伟抚摸着手中的球,逃跑似地溜了,从后门一穿而过。
王伟的足球被班长锁在讲桌里,明晃晃的钥匙在 班长的脖子上荡来荡去……
……
王伟妈又开始埋怨:“关灯吧,都炸四个灯泡了。”
“嗯哪,关,马上关!”王伟捧着一本书,极不情愿地点点头。
……
这天晚上,王伟又睡不着了。明天,我该从后门 走还是从前门走?
这次:语文88分;数学93分;英语95分。
他又一次念着这几个数字。
这也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失眠。
第二天,王伟像踢球射门一样冲进前门。……
急急急,求解答
这篇习作采用倒叙的手法描述了王伟内心复杂多变的情感,从侧面反应了学分给王伟造成的心里压力。描写的比较细腻,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还算不错的一篇作文。
题目可以不变《前门与后门》
第一自然段去掉。直接过度到第二自然段。
“沉重的是王伟背包里那几份试卷。 语文56分,英语61分。数学44分……”把这句话加到过度的第二自然段里,为下文埋下伏笔,形成对照。
语句再修饰一下就更好了,结尾也不用动。
凝滞的目光
王伟骑在车上,嘴里心不在焉地哼着歌。破旧自行车的车轮犹如圆规,一遍又一遍地转动。日子也像圆规一样,在王伟生命的履历上,弯弯曲曲地画了一个又一个圈。
王伟不重,可是他觉得车胎快爆炸了。背包里那几份试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回想起自己从后门灰溜溜逃出来的样子,他的耳边又响起了老师的声音——王伟,语文56分,英语61分,数学44分——一声声扎进他的心窝。
风吹起了他头上那零乱的头发,杂草一般地摇摆,摇出了他记忆深处的小学时光。那时候,他每天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大家一起沐浴在阳光下,意气风发地从前门大步迈进教室。
王伟已经很久没有走前门了,前门对他来说就是“没门”。
走前门的,都是老师的宠儿,是王伟可望不可及的“大腕”。他只能从后门进教室,和那些倒数的同学一起。什么样的成绩进什么样的门,他的成绩除了后门就没门了。
心情沉重的回到家里,妈妈看了成绩单,轻声说了句:“小伟,不要轻易放弃。”她从来没有因为成绩责骂过他,只是一如既往地鼓励。王伟抬起低着的头,对妈妈说:“妈妈,给我买个台灯吧。”
王伟抱着球走到前门,抬起脚就要迈进去,突然一道目光扫来。他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班长的目光看似毫不经意,却尽写着“没门”二字。王伟摸了摸手中的球,深吸了口气,狠狠地踏进了教室。他没有再去看班长,因为空气中凝滞了无数的目光。
他对这种凝滞很熟悉。妈妈每次起夜看到他的台灯亮着都会这样目光一滞。
铃声响起,班主任走上了讲台,好像一点儿没有感受到同学们的异常,微笑着看了我一眼。那是我从没见过的眼神,是欣慰还是鼓励?班主任开始念成绩了。班长的目光又活跃了起来,带着轻蔑与得意,示威似的在我身上扫来扫去。
“王伟,语文88分,数学93分,英语95分。”
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无数目光的凝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