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事业单位考行测吗?
推荐回答
事业单位考试考什么仍要以招聘公告上说明为准,考试科目针对招聘岗位的不同也有差异,以下信息仅供参考事业单位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其中事业单位考试笔试内容公共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职业能力测试、申论三类。专业科目考试内容涉及领域较广,卫生系统常见考试科目为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知识等;教育系统常见考试内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及各学科专业知识等。一、事业单位考试考什么?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专业测试(笔试)和面试,采取百分制形式。综合成绩=综合知识成绩×30%+专业测试成绩×30%+面试成绩×40%。不进行笔试形式专业测试的岗位,专业测试与面试合并进行按百分计算,综合成绩=综合知识成绩×60%+专业测试与面试成绩×40%。拟聘用人员综合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为60分。专业测试和面试由招聘单位和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原则上在综合知识考试成绩公布后2个月内完成。专业测试和面试安排由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另行通知。面试没有形成竞争的岗位,面试成绩须达到70分。综合知识考试、专业测试、面试和综合成绩保留两位小数。若2名以上应聘人员综合成绩相同时,按综合知识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体检人选;如综合知识成绩仍相同,按专业测试成绩确定;如专业测试成绩仍相同,加试一场面试,应聘人员的成绩名次按面试加试成绩排列。1、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时事、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综合知识就是公共基础知识,要根据具体的考试而看,例如福建与四川的综合知识考试内容既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又包括职业能力测试。2、职业能力测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内容一般包括: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需要注意的是除河北、天津、上海、湖北等省市考试内容与公务员考试有区别外,其他省份考试内容题型及题量上与公务员考试是有差别的,例如河北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是不考常识判断部分的。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的考查形式有三种:⑴形式是与国考、省考一样,一张试卷只考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⑵一张试卷中分为公基和行测两部分,一般各站一半的分值。⑶一张试卷中包括公基、行测、写作三部分。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考查题型与国考、省考的题型基本一致,甚至在事业单位考试的试题中会遇到国考和省考的原题。但是事业单位考试题型本身也具有独特性:其一,数学运算中常考数字推理的题型,而且有的地方甚至考查10个左右的数字推理。其二,言语理解中常考病句、错别字识别、修辞方法使用的识别、成语使用、文章阅读等题型,当然每个地方常考的点还有更细致的区分。其三,判断推理中常考事件排序的题型。其四,在判断推理和言语理解中有时会涉及到用常识来解决的考题。(3)申论申论的考察与公务员考察形式相近就目前而言,各地事业单位考试涉及主观题部分,考法主要有三种:《申论》,类似与公务员《申论》科目,把《申论》作为单独科目考察,满分100分。但在材料篇幅、题目数量、题型设置上,难度低于公务员《申论》。如吉林、黑龙江、辽宁省以及山东、浙江、山西等省份,部分事业单位考试采取申论形式考查。综合写作,与公共基础知识或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合成一张试卷,试卷名称常见为《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或《综合知识》等等,满分100分。其中写作占30分—60分不等,其余为单选、多选等客观题。综合写作出题方式为给定简短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1000字的议论文。杂糅题型,一般称之为《综合应用能力》,上海市直、湖北省直、浙江温州地区及江西等地部分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见,设为单独科目,满分100分。均为主观题,命题形式种类繁多,题型包括:案例分析、材料处理、公文写作、公文改错、论述、策划与应用、材料作文等。总而言之,目前事业单位主观题考试,以申论、写作、案例分析(也称材料处理、材料分析、综合分析等等)、公文书写和改错等类型多见。考查内容上,侧重考查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语言表达、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二、事业单位考试科目形式1、公共基础知识、职业能力测试、申论任意两科组合一种形式为:公共基础知识+职业能力测试(验)或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另一种形式为:公共基础+申论特别说明:公共基础知识与申论在一起考试多数为两科一张试卷,申论的考试也较公务员考试不同,无论是阅读量还是题量都会减少,常见的考试内容为小材料作文。2、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公共科目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职业能力测试或申论专业科目:一般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为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教育系统: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或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卫生系统: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如医学影像学,内科护理学等;或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考什么仍要以招聘公告上说明为准,考试科目针对招聘岗位的不同也有差异,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