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3 10:10:56
最近,以此为灵感,浙大的学者研制了一种仿生纤维,成功让一只兔子实现了“热隐身”。
这项研究成果,也有望使人们穿上更保暖的衣物,甚至让士兵穿上“隐身军服”。不同于“光学隐身”,“热隐身”指因红外线热成像设备的无法识别生物体散发的热量,从而达到的隐身效果。
据了解,在显微镜下,北极熊的毛发呈透明色的中空多孔结构,是一种绝佳的保温纤维。不仅如此,它们的毛发还能反射红外线辐射,使北极熊在热成像摄像机中几乎是隐形的。
有什么特点?为了模仿这种结构,柏浩团队将蚕丝溶解于水中,制成含水量达95%的纺丝溶液。之后,再用注射器将混合物慢慢注入一个低温装置中,形成直径约为200微米、含有冰晶的冷冻多孔纤维。最后,再通过冷冻干燥,让纤维中的冰晶升华留下众多有序的片层孔。
他们将编好的织物盖在一只兔子身上,用热成像摄相机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10℃到40℃的环境中,相机几乎无法检测出兔子身上的热量。
报道称,此前,来自法国卡瓦永的科学家西尔万·德维尔(Sylvain Deville)已经用过同样的冰模板法来制造多孔纤维。但是,德维尔认为,浙大展现出了更强的控制纤维结构的能力。
研究中,柏浩的团队还将碳纳米管加入仿生纤维,制造出了新的电加热织物。在5伏特的电压下,电加热织物能在一分钟内自动从24℃升至36℃。虽然加热后的织物不再具有“热隐身”效果,但却成为了保暖效果更好的“冬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