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自查的问题
推荐回答
党员干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价值理念发生变化。我们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个别党的领导干部,虽然也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但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争权夺利、因循守旧的人多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人少了;要回报、要回扣的人多了,讲宗旨、讲奉献的少了。有的党员干部随着职务的变化,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再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了,在位子上收点、拿点、要点没什么大不了,久而久之,社会主义廉洁价值理念发生了偏移,逐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是组织观念弱化。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个别党的领导干部,自认为是一名老党员、老同志了,是经过党多年的培养教育和锻炼过的了,对参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无所谓,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凌驾于党组织之上,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以权压人,有的党员干部不能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党的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走过场,有的党员干部不执行党组织的分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骤然下降。 三是创新意识淡化。有一部分党员干部,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因循守旧,习惯于惯性思维,往往按照老办法、老套路办事,工作求新、求实、求精不够。有的不能坚持原则,甘当老好人,不想、不愿、不敢得罪人,遇到困难躲着走;有的党员干部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崇高的精神追求,于是产生了一些意志不坚定、游戏人生的消极现象。 四是道德观念退化。我们有部分党员干部认同一些低级趣味、自私自利的价值观,没有养成自尊、自重、自强、自省的人格素养,对一些社会现象孰是孰非,模糊不清,把握不准,辨别和抵御能力弱,该坚持的不坚持,该反对的不反对。 五是综合素质减化。我们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个别党的领导干部, 往往墨守成规,不愿接受新事物,真正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力和敏感性减弱,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有时对突发、紧急、棘手等重大事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估计不足,出现问题时手足无措,仓促应对,有时无计可施,没有有效的处置方法,结果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给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