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29 17:31:51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其概念包含了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及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了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
西班牙学者Rosa Marý´a Yagu¨e Perales(2001)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Homeing or TraditionalRural Tourism)和现代乡村旅游(Modern Rural Tourism)两种。
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虽然传统的乡村旅游对当地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影响,并增加了城乡交流机会,但它与现代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实际上,传统的乡村旅游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广泛存在,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乡村旅游[1]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这种“回老家”的旅游或者传统的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乡村旅游。
就是让城市的人来农村旅游, 花钱。
在乡村或者郊区,根据现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使之成为旅游景点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核心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了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
以往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乔及了解它们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做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
2015年5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旅游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湖北恩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调研旅游扶贫工作。他强调,乡村旅游是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
农家乡村特色风景
以农家乐为主,观赏自然风景
包括农家乐,自然景色等
包括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
就是以农村为目的地的旅游项目
乡村旅游是以城外纯天然景色,纯朴的民风、绿色饭菜为止的身心之旅。
不在城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