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至1985年故事会中的歪才,其中有一首诗是,冲军到洛阳,见舅如见娘,两人双流泪,三行。
推荐回答
西坡的趣诗和趣事 据传有个字号叫西坡的人,擅长作17字诗,也称"三句半",是一种固定格式的打油诗,多以嘲人和自嘲为题,且语言通俗诙谐,令人解颐. 有一年大旱,某太守求雨,不得.西坡便作诗嘲讽: 太守祈雨泽, 万民大喜悦. 昨夜推窗看, ----见月. 本诗通过表现太守的祈雨行为和民众的热切希望,与实际取得的效果之间的矛盾来达到嘲讽的目的.求雨时,太守如此虔诚,百姓如此欢喜,待到夜晚推窗一看,却仍见一轮明月高悬,何曾看见半个雨点?不仅现在没有,根据天文常识推理,明天也不可能降雨.这样求雨,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被人嘲笑.后来西坡因事被发配云阳,临行前,其舅舅相送.舅舅一眼失明,他不但不与同情,反倒作诗嘲讽舅舅.诗云: 发配到云阳, 见舅不见娘. 两人齐下泪, ----三行. 本来,外甥无故被发配到边远地区,为舅的来送行,伤心落泪在所难免,因舅舅独目,故两人流泪仅有"三行",别离伤情时,西坡竟还不忘幽舅舅一"默",这实在算是"黑色的幽默";而且"三行"两字突出多少辛酸,却又风趣.诙谐,让人不由得含着眼泪笑出声来.西坡被发配边区后,该地县令颇喜其诗,但见其是位农民,感觉非常好奇,便令其再试作一首,作得好可以免罪.此时恰逢县官夫人从后门进来,西坡一看她是个大脚女人,灵感马上就涌上来: 环佩响叮当, 夫人出后堂. 金莲三寸小 ----横量. 该诗说明这位县官夫人虽是披金带玉,雍容高贵,但那双脚过于宽大,别人的"三寸金莲"是指脚的长度,而这位贵夫人的"三寸金莲"是横量的,指的是宽度.宽度和别人的长度差不多尺寸,也就可以想象这双脚有多长了.这就滑稽俏皮地嘲讽县官夫人大脚的难看. 县官听后,恼羞成怒,下令重责.幸好旁边书吏暗示,县官才改变主意,令其以县官自己为题,再作一首,西坡稍加思索,便吟道: 老爷坐大堂, 衙役站两旁. 为官清如许, ---米汤. 又讽刺县官贪赃枉法,政治腐败!为官如何清?清如米汤!而米汤是浑浊不清的,其为官之道,可想而知. 话音刚落,县官便怒不可遏,责令左右重打其十八大板.然后问道:"你还敢作诗嘲讽本官吗?"西坡连声说:"不敢不敢",又顺口吟了一首: 作诗十七字, 被责一十八. 若上万言书, ----打杀. 县官无可奈何,把西坡赶出了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