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难度:困难 试题类型:填空题 试题内容:【题文】(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电化学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I 利用下图装置探究金属的防护措施,实验现象是锌电极不断溶解,铁电极表面有气泡产生。

(1)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
(2)某学生认为,铁电极可能参与反应,并对产物作出假设:
假设1: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

;
假设2: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

;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假设1、2,他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


溶液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
②取操作①试管的上层清液加入2滴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取少量正极附近溶液加入2滴

溶液,未见蓝色沉淀生成;
④取少量正极附近溶液加入2滴

溶液,未见溶液变红。
据②、③、④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II 利用下图装置做电解

的

溶液实验。

实验记录:
A.阳极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先变蓝后褪色(提示:

氧化性大于

且含

的溶液是无色的);
B.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表面除有铜吸附外,还出现了少量气泡和浅蓝色固体。
(1)分析实验记录A中试纸颜色变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记录B中浅蓝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试分析生成该物质的原因___________。
推荐回答
试题答案:【答案】(共12分)I (1)Zn—2e一=Zn2+(1分)(2)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Fe2+和Fe3+(1分)(3)正极附近溶液不含Fe2+和Fe3+(2分)II (1)①2I-+Cl2=2Cl-+I2(2分)②5Cl2+ I2+6H2O=10Cl-+2IO3-+12H+(2分)(2)Cu(OH)2(2分)电解较长时间后,Cu2+浓度下降,H+开始放电,溶液pH增大,Cu2+转化为Cu(OH)2(2分) 试题解析:【解析】试题分析:I.(1)该装置是原电池,Fe作正极,产生氢气,Zn作负极,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电极反应式为Zn—2e一=Zn2+;(2)结合Fe被氧化产物的可能性,所以第三种假设为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Fe2+和Fe3+;(3)根据反应的现象,与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亚铁离子,据③考证正极附近溶液中一定不存在亚铁离子;铁离子与KSCN溶液反应,溶液变红色,而④正极附近的溶液,未变红色,所以正极无铁离子,所以据②、③、④现象得出的结论是正极附近溶液不含Fe2+和Fe3+;II.(1)A中的试纸先变蓝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后褪色,说明碘单质消失,所以开始的反应是阳极产生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先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2I-+Cl2=2Cl-+I2,因为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酸根离子的氧化性,所以氯气继续氧化碘单质为碘酸根离子,所以蓝色褪去,离子方程式是5Cl2+ I2+6H2O=10Cl-+2IO3-+12H+;(2)电解氯化铜溶液,阴极先是铜离子放电生成Cu单质,有红色固体析出,随反应的进行,铜离子的浓度减小,氢离子开始放电,使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从而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B中浅蓝色固体可能是Cu(OH)2。考点:考查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应用,反应现象的分析,离子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