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有哪些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9-07-31 19:40:11

只要是文化遗产都可以

推荐回答

还没有选出推荐答案,请稍候访问或查看其他回答!

其他回答

第三篇:十字街两边以前街道名、路口名、古迹名,如果有标志牌、说明牌、导览牌那邓州的古城味儿就更浓了。沿着古城路的古地名:南大街、学簧口、铁关门、南门、内城南门公厕、吊桥、土地庙、尿骚口、南关街、小十字、陕山会馆、大鼓巷、西花园街、东花园街、大十字、团结路、关帝庙(铁玄祠)、江西会馆、东大寺、南阁路、外城南门公厕、火星庙等,随着时间的流逝,名字也在慢慢消失。。。。。。资料有限,标注内容参考邓州吧(油坊口,尿骚口,邓县老地儿名,你们都还记得吗???)

第六篇:邓州的两个八里:八里岗和八里王。八里岗为八里岗遗址所在地,八里王为邓国侯吾离冢遗址所在地。两个八里可以将邓州城的历史追溯到6800年前和2600年前。八里岗遗址揭露面积5000平米,房基66座,墓葬150余座,灰坑窖穴千余个、文物标本万余件。八里岗的遗迹和遗物悠悠的诉说着邓州这块土地上孕育的古老华夏文明和炎黄子孙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的繁华盛况。八里王的邓国侯吾离陵一下子将邓州带到春秋五霸那个群雄逐鹿,百家争鸣的激情年代,合纵还是连横是当时君主们日日伤脑筋探索的问题,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都在宣传辩论,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辅佐某位君主统一全国,成为帝王学说,各国君主也希望利用这些思想家的思想统一全国,让自己的王室基业万古长青。八里岗遗址距今约6800年,文化层厚3-5米,面积近九万平方米。八里岗遗址1957年发现并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秋至今,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与南阳文物研究所联合对八里岗遗址进行了七次发掘,揭露面积5000余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收获颇丰。其中1994年的发掘因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长排连间套房房屋基址而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掘中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遗迹遗物,计有:房基66座,墓葬150余座,灰坑窖穴千余个、文物标本万余件。揭示遗址的文化层堆积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早期、中晚期,屈家岭文化中后期,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晚期地层。建议将遗址范围圈好,在遗址附近的湍河边上建立一座邓州博物馆或者做点标志性雕塑立于遗址旁边。八里王的邓国侯吾离陵遗址,为春秋时期邓侯吾离冢,吾离是曼姓邓国第十九位邓侯,也是第一位见于正史的邓国国君,有“中兴之君”之盛名,《春秋左传》有所记载。其陵墓是现存唯一的邓氏先祖陵墓,人称“天下邓氏第一陵”。1957年被原邓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左氏春秋传》载;“鲁桓公七年(周桓王十五年,即公元前705年),邓侯吾离朝于鲁”。吾离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发展农桑,鼓励冶铁铸造,“邓师铸剑”曾闻名天下,又广泛与列国建交,邓国曾一度崛起,屹立于列国之林,是邓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国君。吾离死后,葬于今邓州八里王村,距今二千六年多年,他的墓是邓州古墓中有名字的最早的一个。所以称之为“邓州第一冢”。再者《辞源》称:春秋时,邓侯吾离,子孙以国为氏,所以吾离应是中原邓姓人的祖先。吾离朝鲁那一年,楚武王已在位三十六年,楚武王夫人邓曼,计算起来,应是吾离的女儿,邓祁侯的妹妹。吾离死后,子孙以国为氏,以邓为姓,故吾离是邓姓人的始祖。据《明嘉靖邓州志》载:“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此邓之始。商王武丁时,大封诸侯,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另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谱》推算为公元前1240年),将其叔父曼(字德阳)封于邓地,建立曼姓邓国,为一世邓国侯。至周时发展成为较为重要的异姓诸侯国,强盛时疆域北起南阳盆地南部,东连今湖北枣阳,南接汉水,西连今湖北宜城。国都在今邓州城。邓国于公元前678年被楚文王所灭,历时586年(自夏起为1300年),传国22世。吾离为第十九世邓侯,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在大国争霸的形势下求生存,曾多方与大国交好。公元前705年,邓侯吾离又与宜伯绥去今山东曲阜朝拜鲁国。此时邓国中兴,国势昌盛,屹立于列国之林,史称吾离为邓国中兴之君。公元前700年病逝,葬于国都南郊,即今邓州市东南3公里处八里王村,历经沧桑,陵存至今,世人皆谓“邓氏第一陵”。对于邓国吾离之邓姓,在唐代的《元和姓纂》中载: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邓州为邓国故地,邓姓源于邓州。邓国侯吾离坐拥邓州这片肥沃土壤、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当时想的也许是,如何快速的让人民繁衍生息,如何生产储备更多的粮食,以及修建坚固的城池、铸造锋利的宝剑并借助法家的思想使邓国崛起。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