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翻译《鬼谷子·摩篇》:“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所应也,必有为之。”
推荐回答
原文与上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原文是由三分句构成的表承接的联合复句。前分句“微摩之,以其所欲”是叙事句。其中:述宾短语“微摩之”充当前分句的谓语。微:形容词,可译为:暗中、秘密,充当动词“摩”的状语;摩:动词,可译为:揣摩(有研究、估量、推测之意);之:他称代词,可译为:他,这里指代“摩”的对象。以宾短语“以其所欲”充当前分句述语“摩”的状语后置作补语;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可译为:依据;其所欲:定中短语,充当介词“以”的宾语,其中:其:他称代词,充当定语,可译为:他的、对方的;所欲:所字短语,充当中心语,可译为:爱好之事;所:结构助词,无词义;欲:动词,喜爱、爱好。按现代语序,前分句可理解为:以其所欲,微摩之。第二分句“测而探之,内符必应”是表因果的偏正复句。其中:无主句“测而探之”表“摩”的方法。测:动词,可译为:推测;探:动词,可译为:试探;之:他称代词,充当动词“测”和“探”的共同宾语,可译为:他,指代“测”和“探”的对象。主谓句“内符必应”表“摩”结果。内符:述宾短语,充当主语,可译为:内心与外表相符合;必应:状中短语,充当谓语,可译为:必然回应。第三分句“其所应也,必有为之”是说明句。其中:定中短语“其所应也”充当主语。所应:所字短语充当中心语,可译为:回应之事。述宾短语“必有为之”充当谓语。“为之”使动述宾短语,可理解为:使之为。为:动词:可译为:作为。之:他称代词,这里泛指使用“摩”方法的人,表自称,可译为:自己、己方。所以原文的大意是:依据对方的爱好,秘密地揣摩他;推测并试探他,内心与外表相同就必然回应;他的回应,必定让自己有所作为。必须注意的是:从上文“其道必隐”来看,所强调应用“摩”时,必须遵循隐蔽之道;从下文“故微而去,是谓塞窌匿端隐貎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来看,所强调“微”是一种让“人不知”的方法。所以“微”的词性不是副词,词义更不是“微妙”或“细细的”。因为任何人也无法讲出“微摩之”,要怎样做才能实现“微妙的摩”、或“细细地摩”,但能做到“秘密地摩”,这就是不让对方知道自己“摩”的意图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