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难度:一般 试题类型:阅读题 试题内容:【题文】阅读《台阶》选段,回答后面小题13%
①我们家的台阶低!
②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③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④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⑤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⑥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⑦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yǐn。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⑧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⑨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⑩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⑾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小题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烟yǐn( ) 顾不得揩( )一把
【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⑤--⑾的主要内容 2分
【小题3】“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 3分
【小题4】文中画线的句子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5】请你结合对选文里的父亲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读后的感悟。3分
推荐回答
试题答案:【答案】【小题1】瘾 Kāi 【小题2】父亲用漫长的时间去准备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的艰辛。【小题3】“漫长”指他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从建房需要的经济与物质即建材上进行了准备。【小题4】“一个冬天”表明时间之短,“堆得超过了台阶”表明穿破的草鞋之多,从侧面烘托了父亲造高台阶新屋的艰辛与不易。【小题5】先写出选文父亲的勤劳与艰辛,然后联系自己父亲怎样为自己这个家的付出的实际,然后谈感悟:父亲的付出是巨大,为了孩子能克服一切的困难、幸福的生活是来之不易、我应该好好学习,修为自己就是对父亲最大的回报、我的成功能让我受到别人的尊重,父亲也会受到他人的尊重……等等方面进行阐述。(没结合选文扣1分,没联系实际扣1分,没有感悟扣1分,感悟只需写出一点就可以)。 试题解析:【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准拼音,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小题2】试题分析:仔细阅读⑤--⑾段,这些内容是在描述父亲对垒台阶的准备工作。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漫长的过程是指: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两方面准备,从经济上: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物质上: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考点: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小题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一个冬天,表明时间短,“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表明父亲付出的艰辛劳动多。侧面写出不易。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5】试题分析:围绕“父亲造台阶的艰辛和漫长的准备”阐述自己的认识,注意结合实际。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