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4 00:07:46
课例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手段,在校本教研进入高原期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校本教研的程序和方法,使课例研究持续深入开展下去并作出新的成效。现将课例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总结如下。
一、通知听课。学校教导处(或教研组长)组织召开教研组会议,(或书面通知,或口头通知)说明讲课时间、地点、讲课人、讲课内容、研究主题,提出观察前应作哪些准备,观察应注意哪些问题,课后研讨有哪些要求,等等。告诉讲课人和听课者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二、备课。讲课教师根据教研组的要求进行备课(可以单独备课、可以协作备课,也可以集体备课);听课者也要进行备课,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研究课标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要求,根据自己的教学思想或研究的主题写出教学建议或教学设想。
三、教师讲课与课堂观察。讲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其它成员进行课堂观察。讲课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 导者,教学过程中要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对话,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材资源、课件资源、仪器设备、自制教具等)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具有生命活力的智慧课堂。听课教师根据观察的目的可以坐在不同的位置,教室的前、中、后都可以选择。教室前面可以分左右两个观察 角,侧对学生和教师,既可以面对全班学生进行观察,又可以面对教师进行观察。优点是可以看到学生的面部表情和一举一动,可以真切的观察到全班学生的学习状 态。教室后面可以选择左中右三个观察角,从背面观察全班学生,从正面观察讲课教师。优点是可以自由观察教师及学生的互动情况,特别是便于观察后半部学生的 学习状态,也便于和学生进行交流。坐在教室中间左右两边和学生坐在一块儿便于进行个案观察和交流。但可能影响后面学生的视野。观察人员要认真记录课堂信息 并简明提出分析意见,快速记录感性认识。
四、课后反思与分析。讲课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并写出反思提纲,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教学得失。
听课者要快速整理归纳听课记录,将分析意见列出提纲,尽量从理论的高度去归纳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为评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组织课后研讨。一是组长或主持人开场说明本次研讨会的背景、目的和研究主题,说明研讨的方式和方法,鼓励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是讲课者首先说 课。说教材教法、说教学思想、说教学设计、说教学反思等,还可以把自己在备课中的难题与困惑提出来。三是听课者根据课堂观察谈对本课的认识,一要用欣赏的 眼光透析课堂教学的闪光点,把成绩说足说够,使讲课者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二要尽量从理论视角把问题说深说透,态度要真诚真切,使讲课者口服心服信服乐 服。三要提出困惑的问题寻求同伴帮助解决,四要提出本学科教学改革的设想或改课方案。五是讲课人听了大家的意见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
六、组长作总结。组长或主持人总结本次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安排讲课教师认真写好课后反思,听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案例分析,教研组记录人要整理好本次研讨记录。如果有理论或实践上的突破,可以寻求向有关报刊投稿以实现资源共享或交流。同时安排好下步教研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