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里的《暑假开始了》主要讲 了什么事和读后感
推荐回答
爱默生说:“婴儿期是永生的救主,为了诱使堕落的人类重返天国,它不断地重新来到人类的怀抱”看到这句话时,仿佛一道闪电照亮了天空,我突然一下完全理解了我亲爱的女儿在她年幼时说给我的那句话:“妈妈,我本来是天上的安琪儿,是为了陪你才来到这个世界的。”说这话时,女儿只有五六岁的样子,刚上小学不久,因为沉重的课业负担和钢琴练习变得忧心忡忡,而她本来是一个小鸟一般快乐的孩子。当她用稚嫩纯净的嗓音说出这句话时,言下之意是她本不愿来到这个世界上——因为她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会如此沉重,只有妈妈才是她能够继续忍受下去的唯一理由。人生中有一个机会,可以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回到孩子的世界,这就是为人父母的时候。当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时,他是那么地纯净、那么地柔软——他睁着一双黑黑的眼睛,冲着我们咯咯地笑,还会把手伸进嘴里,嘴边流出口水也浑然不知。欢快时,他朝我们挥动着肉肉的胳膊,仿佛一只笨拙的鸭子扑打着短短的翅膀;着急时,他会踢着那一双尚没有长直的小罗圈腿,皱着眉头将哭未哭,这时只要妈妈让他站在自己的膝上,用两只手扶着他的腋下跳将几下,他的脸马上就变换了表情,速度之快,简直令成年人匪夷所思。这就是童心,极容易满足。只要有食物和温暖,有爱就足够了。而成人的世界有太多的功利考量,生活就像那成熟的心智一般,变得越来越复杂。也 因 此,随着所谓的成熟而失去的是一颗珍贵的童心。即使上天给我们机会,让我们为人父母,让我们再陪孩子成长一遍,我们仍是不能觉醒。耶稣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然而,仍有人会说: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你有一个卑微的成年。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不是吗?为了短短几年快乐的童年,搭上一生的失败,划算吗?不过,说这话的人犯了一个逻辑性的错误,快乐的童年并不一定换来卑微的成年,这两者之间并不一定划等号。而不快乐的童年也未必会换来不卑微的成年。何况,何为高贵?何为卑微?人世间真实的幸福原是极简单的,只因人们轻慢和拒绝神的礼物,偏要到别处去寻找幸福,结果生活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不幸。 之所以把未来的赌注押在童年的痛苦上,是因为家长们的焦虑和太强的功利之心让他们忘记了人生本该有的简单和真实。热播电视剧《小别离》的作者鲁引弓说:现在很多家长已经认识到,用12年磨人的应试苦读换取未来较高质量的生活也许并不值得。在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特别让人动容:全世界可能没有哪个民族会像我们这样,为了孩子好,能忍受骨肉分离之苦。这样的小别离,虽然谈不上生离死别,却也是一种哀愁,折射出一种被如今这个大时代裹挟下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