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8上经典错题15道

发布时间:2019-08-27 00:42:10

要有答案

推荐回答

八年级上物理题2011年68份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光现象10.(2011沈阳)美丽的城市广场中,有一个美妙的音乐喷泉。在水池的底部射出的光柱会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喷泉照射得绚丽多彩。某一时刻,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角为30o,则反射角________;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水面。     30o       远离1.(2011沈阳)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A  )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22.(2011沈阳)(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0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56物距(cm)403530252015像距(cm)13.5141516.72030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_的实像。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_______ (填“大”或“小”)。(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1)左      (2)、缩小     大      (3)、左(2011陕西)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答案】A【解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选项B错误;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偏折,选项C错误;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能改变光束性质,选项D错误。15、(2011天津)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      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m,他的像高       1.75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等于6、(2011天津)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表1,其中正确的是( A )   A、实验1   B、实验2   C、实验3   D、实验2和实验32、(2011天津)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   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2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10、(2011吉林)图3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         ,对光有          作用。          凸透镜    会聚3、(2011吉林)如图1所示,用照相机对左侧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B   )21、(2011赤峰市)(6分)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Φ=1/0.5m=2m-1.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角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1)如图15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    )A、近视   凸透镜      B、近视   凹透镜C、远视   凸透镜      D、远视   凹透镜(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则该镜片的焦度为       m-1,度数为          度。(1)、B      (2)、5   -5002、(2011赤峰市)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D  )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20.(2011柳州)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如图6,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蕊上折断了,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引起的。20、色散(折射),折射  9.(2011柳州)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A  A.穿衣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5.(2011柳州)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   D  A.0 m    B.0.5 m    C.0.8 m    D.1 m26. (2011达州)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1m / s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以      m / s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2   不变    10. (2011达州)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C   28. (2011鸡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的大小3.00光屏上没有像5.00光屏上没有像12.0060.00放大20.0020.00等大25.0016.67缩小30.0015.00缩小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3)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         (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28.(每空1分)⑴ 放大  缩小⑵  小  ⑶  缩短21. (2011鸡西)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正确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          ;矫正远视眼的是         。(选填“甲”或“乙”)               21.   乙   甲  3. (2011鸡西)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24(2011莆田)、(5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4、(2011莆田)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C )A、墙壁上装面大镜子,有增大空间的感觉B、清澈的河底,看起来变浅了C、人在路灯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D、清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就看到它16、(2011自贡)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   BA、0°;B、30°;C、45°;D、90°。18、(2011自贡)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37、(2011自贡)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折     大于19、(2011包头)(6分)(1)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a.请你在图12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                                    。(2)如图13所示,小丽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          移动,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然后,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实验,使光屏向       移动,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更换透镜前变          。10、(2011包头)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B     )A、3cmB、5 cmC、7 cmD、9 cm6、(2011包头)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D、图3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48. (2011哈尔滨)(2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可知方框内的光学元件对光有作用,请将该元件画在方框内.   会聚42. (2011哈尔滨)(2分)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___________.不变    可逆的25. (2011哈尔滨)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25. (2011烟台)图18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多次实验后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18乙所示.请你写出怎样分析处理实验室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6.(2011丽水)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31.(2011北京)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15所示。   (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或“ 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      的      像。 31.(1)A    缩小  (2)正立  虚 20.(2011北京)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光组成的。色18.(2011北京)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凹2.(2011北京)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C37.(2011山西)小豪用如图10 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申进行 (填 “较明亮”或 “较黑暗”);(2)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造成的;(3)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37.(1)较黑暗   (2)玻璃板较厚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