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人民日报关于高晓松“眼前的苟且”和“诗和远方”的文章

发布时间:2019-08-05 08:56:54

如何评价人民日报关于高晓松“眼前的苟且”和“诗和远方”的文章

推荐回答

是这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么?首先要了解高晓松本人的一些人生经历。高晓松在里面说,他这句话是对清华的才子们说的。因为他们是名校出来的,不能光考虑自己能否找到好工作,还应该去为社会甚至全人类做贡献。人家是说要有抱负,有理想,不要光想着眼前的这点儿事儿,还要想自己的未来。我觉得这话放在高材生身上,还算是挺有道理的。当然也不能一次道德绑架他们。这句话其实是高晓松的母亲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告诉他们的一句话,有人认为他并没有高人一等的来看待“苟且”活着的人。或许在高母,在高晓松自己看来,他们自己也正在苟且,而这里的“苟且”代表的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所遇到的各种无奈,各种屈从,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为自己内心选择所服务的外在条件的资源所付出的心血,这样的事情生存在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而诗和远方也并不代表你要写出精彩绝伦的诗词和开车走到你从没有去过的远距离的地方,它更多代表的是自己生存在这世界上的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人在追求生存过程中自己内心的真正的“爱,喜悦,和平”。诗代表的是人生之诗,代表的是人生的诗意,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情趣和对生活的思考和注解;而远方则是你内心中一直没有到达过的那片净土和向往,它可以是你心中的一个梦,可以是一个人,甚至可以是你没有吃过的一种美食。高晓松说这句话这句话主要突出的是“不止”,他没有否定任何人的苟且,但是他也强调了我们不能忘记的诗意和远方。至于有人说的这句话不过是高晓松自己的marketing slogan,这也无可厚非,有人更倾向认为这是高晓松一直在追求的状态,无论他在任何一个领域有没有走的足够远,至少他是有一颗向往远方的心的。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