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识字教案:认识“长、短、粗、细”
推荐回答
教学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教学延伸: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设计背景 创设附合中班幼儿学习、观察、认知粗细的区域游戏活动环境。 活动目标 1. 学习比较物体的粗和细,能从粗到细给三个物体排序。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重点:发现物体的粗细差异并按排序。 2. 难点:感知物体的粗细,知道粗细的基本概念 活动准备 1. 准备粗细不同的纸筒娃娃(三个)、毛线、棍子。 2. 装有几种粗细不同物体的“奇妙的口袋”。 活动过程 1. 导入课题:手指游戏《会变的小手》“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客人,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2. 老师出示粗和细两个纸筒娃娃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认识谁粗,谁细。 3. 出示粗细不同的两种毛线,让幼儿观察后说说哪根是粗的,哪根是细的,并让他们摸一摸,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怎么知道它是细的,启发幼儿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4. 游戏《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让他们知道粗和细是相对的。 5. 出示三根不同粗细的棍子,让幼儿找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并排序。 6. 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和细的物体并给他们排序。 活动延伸: 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