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

发布时间:2019-08-01 17:33:54

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3、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

4、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

6、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房屋建筑地震作用的适用范围?在计算中,如何考虑长周期结构高振型的影响?

7、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8、什么是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怎样判别结构薄弱层位置?

9、什么是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

10、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

11、简述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推荐回答

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答: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具体为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众值烈度的地震动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并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保证第一水准下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满足第二水准烈度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对大多数结构,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

对于少数结构,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还要进行第二阶段设计,即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罕遇烈度的地震动参数进行结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以保证其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

(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

(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3,、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

答: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或与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4,、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

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

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

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

答:1. 共振效应引起的震害;

2. 结构布置不合理引起的震害;

3. 柱、梁和节点的震害;

4. 填充墙的震害;

5. 抗震墙的震害。

其他回答

三水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