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1 13:30:5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以及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患失智症的老年人正越来越多,我国的失智症老年人大约有近千万。而目前失智症患者群体存在三个“低”的特征,即治疗率低、诊断率低、治愈率低。对于失智症的预防和照护,她认为早期预防、药物治疗、专业照护、亲情陪护四个要素是关键。
在专业照护方面的人才问题,张世平表示,对失智症老年人的照护人员存在巨大缺口,而具备专业的医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全国有近千万的失智症老年人,与之相对应的,只有60万左右的养老护理人员,其中持证上岗的不足10万。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副处长周洪敬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北京,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29.2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4.1%,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失智老年人约占5%到6%。在照护人才方面,根据市民政局在今年年初发布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本市共有在岗养老护理员7000人左右,缺口2.3万人。
周洪敬表示,空巢、独居、失智、失能等弱势老年人正成为本市重点保障群体,相关的保障政策也在陆续出台,例如启动编制《失智老年人照料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为近万名失智老年人配备防走失手环、开展精准帮扶工作等。在人才培养方面,培训失智照护员的初级版教材已经编制完成,中级版教材也正在编制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