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神,我毕业想写关于钢琴曲《彩云追月》的论文,但是题目一直不
推荐回答
彩云追月 的曲式分析:前奏A +B+间奏+A′+尾奏 1. 前奏部分 引子由7小节构成,巧妙而简练地运用了一组和弦点描出一幅皓月当空、万籁俱寂的画面。第一小节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弹拨出轻盈的衬腔,节奏张弛有度,第二小节由一个长琶音、流动的五声音阶与颤音构成,使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第三、第四小节分别是第一、第二小节的上行模进,第五小节采用托卡塔式的表现手法,用重复的五声音阶按左手单音,右手八度快速交错进行,仿佛浩瀚夜空下,月光如水的画面。钢琴演奏时,衬腔要弹奏得轻盈跳动,因此,双手要紧贴琴键跳动;第二、四小节要注意双手琶音的连接,快速、流畅地把五连音与长颤音弹奏成一条流动的音乐线,要求力度由弱渐强,同时再配上切踏板;五声音阶的八度弹奏要求指紧贴琴键从慢到快从高到低移动。 2.A部分呈示段: 主题乐句第一、第二小节从容地出现,是模仿一支悠扬而略带伤感的曲调,笛子、二胡轮番演奏,节奏时而紧凑,像是在诉说心事,时而舒缘,又像是在深深的叹息、尤其是旋律由左手担任,右手一连串的琶音似行云流水般在追赶圣洁的月亮女神。复调的手法把彩云与月亮拟人化的勾勒出来。呈示段是一个三句式的单乐段,从徴音开始按五声音阶上行级进,同时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的音色,在四拍长音的地方弹出轻盈的衬腔作为填充,使音乐变得丰满而不单调。第二乐句在高音的地方加入装饰音,以模仿笛子的音色,和声上采用了Ⅵ级和弦与Ⅲ级的七和弦伴奏,使音乐更富于民族特点。 3.B部分展开段: 是A段的展开,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的下行四度模进。钢琴演奏时要追求音色上的模仿及明亮的特点,起音就要求手指紧贴琴键弹奏,随着音乐的不断向上而使力度渐强,再配合踏板的使用,使音乐连贯、流畅;模仿笛子的部分要注意装饰音要弹奏轻快、明晰,整个旋律要注意颗粒性以及圆滑演奏,使其具有清晰、流畅的旋律线。两小节的间奏也是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弹拨出轻盈的衬腔。中段是一个四句式的平行乐段,第一、第二乐句继续模仿笛子明亮的音色,在高音区出现,和声上主要采用主和弦、属和弦及它们的七和弦,采用流动的分解和弦作为伴奏织体,长音的地方则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弦乐来填充。钢琴弹奏时要求音乐用弱的力度,圆滑、连贯地演奏;表现出来的仿佛是透过轻纱的朦胧月色。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在音区上低了两个八度,出现在低音区上,旋律的音色是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的音色,而伴奏织体则采用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音阶,且在音色上模仿了民族管弦乐中的弦乐,与第一、第二乐句造成了色彩、音色、音区、力度上的对比。钢琴弹奏时要求突出左手主旋律。右手则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弦乐按五声音阶,轻快、连贯地衬托主旋律;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再现,旋律织体加厚,力度加强,伴奏织体则是采用五声音阶波浪型下行流动。整个中段旋律是呈示段的抒情延展,乐思自由发展,浑然天成,没有冲突,只有和谐、圆融。第一部分旋律由右手担任,左手采用分解形织体,象是在忧伤的歌唱。第二部分旋律由左手担任与右手一连串的琶音似行云流水般,象是在你追我赶。用复调的手法把“彩云”与“月亮”拟人化的勾勒出来。 4. 间奏 轻巧、柔和的节奏奏出了一个小小的间奏,它仍用主下属两个和弦,作者把这种非动性的和弦进行,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一种平静悠闲的意境,好似累了的彩云望着不可及的月亮而深深的叹息而稍作停留。 5.A部分再现段 再现段是呈示段的变化再现,旋律织体加厚,力度加强,采用八度的形式出现,伴奏织体则采用五声音阶用五连音的方式出现,而长音的填充刚好相反,八度音以卡农的形式出现在左手,与右手相呼应。右手有时则用五声音阶来烘托左手的旋律;使音乐富于动感,就像乐器间的相互对话,又仿佛在夜幕背景下,彩云和明月互相相逐、嬉戏,忽上忽下,忽进忽退,情态逼真、意趣盎然。钢琴演奏时八度的弹奏要准确、连贯;手指要紧贴琴键不断向上推进,同时力度要逐渐加强,五连音的弹奏要均匀、准确,力度也要逐渐加强。主题的两次出现似狂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更多的描写了彩月,露出真实的自我?发怒?发疯?怨愤自己永远追不上月亮而对现实的不满? 5.尾奏: 尾声与引子基本相同,钢琴演奏上变化不大,只是在最后两小节作渐慢、渐弱处理,最后定格在长琶音上,而长琶音的最高一个音用左手夸过右手弹奏。永不停留,宁为玉碎是彩云的精神所在,高潮过后并没畏缩退却,勇往直前,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让我们努力发扬彩云精神吧。已回到委婉的曲调,随风飘逸,与前面的前奏首尾呼应。 三、主 题 音 乐 1=A 4/4 5· 6 12 35 |6 - - -| 6 i 6 53 5 | 6 i 6 53 5| 6 i 6 53 56|3 - - -|35 3 21 2| 35 3 21 2|3 5 3 27 56 | 1- - -|1 2 3 65 3|i·5 6· 6 |i 5 7 6 5|3- - -| 23 52 3· 5 | 3·2 6-|56 53 35 2|1 - - - |两次主题音乐的不同出现,作者采用了很多的手法。第一次主题的出现:非常的抒情,象是在诉说心事,又象是在深深的叹息。第二次主题出现:气势磅礴。似狂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是全曲的高潮所在。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有音量上的对比,有音厚、薄的对比,有主调和复调的对比。 钢琴曲《彩云追月》是一首富有南国风韵的乐曲,是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的中国钢琴作品。是我国早期的一首轻音乐,今天仍是精品之精华。她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旋律简单、质朴,线条流畅,优美抒情,充分表现了钢琴音乐的民族神韵,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地。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思考、去联想,以便受到艺术的真正熏陶,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钢琴曲《彩云追月》是作者选用广东音乐作素材,利用钢琴表现无限的特点,表现了一种平静悠闲的意境,和一幅酷月当空,万籁俱寂的画面。它歌唱性的旋律和具有特征的伴奏音型,使乐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有用调式、调性的对比,高量的对比、速度的对比、音乐的对比、主调和复调的对比,展现出一个美不胜收、令人醉倒的意境,学习它我们应该能感受到旋律的美、结构的美、形象的美以及精神境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