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上对朗读进行评价

发布时间:2019-09-16 15:06:45

如何在课堂上对朗读进行评价

推荐回答

评价有两个功能:一是激励功能,二是导向功能。所以评价要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由此看来,评价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过程,是学生找出自己与训练目标的差距信息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过程。朗读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 教师评价。学生读后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具体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并且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个地方需改进。“你读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些情感就能更好地表达。”“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在课后用这样的态度多练几遍,相信你会读得非常流利。”“你把喜鹊善良富有爱心的语气读出来了,如果能把字音读准就更好了。”这样的评价语,对朗读技巧作精确分析,学生练起来有章可依,朗读能力会逐渐提高。也正是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一次次练习中扬长避短,所以很快就有了进步。在对待学生失败的朗读时,绝不可用生硬的语言一口否定,教师要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这样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了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的投入学习。同时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易,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当学生经过努力,改正原朗读中的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朗读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一种对学习的自我监控行为,在自我监控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向,是新课标提出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朗读教学中,学生读完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读得怎么样,可以让学生略有所思。如老师在学生读出雪大之后,追问:“为什么第二次你能读好呢?”学生沉思,终于体会出是将表现雪大的词语突出读的缘故。而后,一遍比一遍读得有味,一遍比一遍能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促使学生乐读、好读、会读。 同伴评价。同伴评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你一言,他一语,甚至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新的教学内容在动态中生成。使学生更能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每个学生都在朗读评价中提高了语言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感的发展,提高了朗读的水平。在评价时要注意“好话多说,坏话好说”的策略。 在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时,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教师应当加以引导,在营造学生宽松、良好的评价氛围的同时,对评价者进行二度评价,及时鼓励表扬他们会评价别人和自己。这样,不仅鼓励学生学会评价,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听取别人发言的习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