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5个少数民族语言所属的2个语系4个语族9个语支的名称

发布时间:2019-08-13 19:15:32

不懂!想请教各位老师!

推荐回答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有世居少数民族25个,其中15个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   (1)傣语言文字概况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字的边疆省份,全省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3个民族使用汉语文外,其他22个少数民族使用26种语言,14个民族使用22种文字。云南省傣族人口约106万(1994年),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个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元江、新平等自治县。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为西双版纳、德宏、金平三个方言,使用较多的是西双版纳方言和德宏方言。傣族共有四种不同形式的文字: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这四种文字都从印度字母脱化而来,经过不同的发展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不同风格的文字。其中西双版纳傣文约有700多年历史,通行于西双版纳、思茅傣族地区;德宏傣文约有500年历史,通行于德宏、保山、临沧傣族地区;傣绷文除在国外使用外,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傣族也使用;金平傣文通行于金平县的傣族地区。四种文字中,当前使用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是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新中国成立后,对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在原有文字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傣文称为新傣文,原有的文字称为老傣文。改进后的西双版纳傣文,在保留原来字母形式和表音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语音增删了若干字母,改变了声调符号,并对字母读音、附加符号的使用和书写规则作了规范。改进后的德宏傣文,克服了老傣文一字多音多义以及没有配套声调符号等缺点,使之更规范、更科学。  1955年6月经政务院批准,西双版纳州开始使用新傣文。1986年5月版纳州6届人代会通过关于使用老傣文的决议,恢复使用老傣文,但由于出版印刷界和广大妇女的强烈反对,1997年后报纸又恢复使用新傣文,并进入激光照排阶段。现在版纳州关于新旧傣文的的争论仍然十分激烈。德宏新旧傣文之争没有版纳激烈,50年代以来,德宏傣文共进行过3次改动,现在是德宏州政府大力推行的主要文字之一,也是德宏州傣族群众普遍使用的文字。  (2)云南省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制发布及信息处理情况  云南省民语委成立以来,为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他们首先对世居云南的25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指导下,先后帮助哈尼(2种)、傈僳、纳西、景颇(载瓦)、苗(2种)、壮、白、瑶、独龙等10个民族新创12种民族文字或拼音方案;帮助彝、傣、拉祜、苗、景颇等5个民族改进、规范了7种民族文字,并有步骤有计划地报批文字方案。现德宏傣文、景颇文、载瓦文、哈尼文、拉祜文、川黔滇苗文、佤文7种民族文字方案,已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审批成为正式文字。由云南省民语委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项目《云南省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志》现已公开出版发行。协助有关专家编辑出版了傣文、景颇文、载瓦文、傈僳文、彝文、佤文、哈尼文、苗文等词典。  进入90年代以来,云南省有关单位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对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字进行开发利用和研究,现在,拉丁字母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字基本上都能用计算机处理,非拉丁字母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字如藏文、新傣仂文、新老傣那文、老傈僳文、规范彝文、滇东北规范老苗文等,也基本上能够进行计算机处理,但是处理功能还不高,仅限于进行简单的排版和桌面打字。【注:转自教育部】    首先来看看建国以来国内对壮语的方言划分意见。最具权威性的观点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中给壮语方言下的定义:     “(壮语)方言:大致是沿郁江、右江走向,到平果县以后,稍往南偏移,然后沿北回归线往西,经云南的富宁、广南、砚山等地直到开远划一条界线,线以北为北部方言,线以南为南部方言。北部方言又分为邕北、红水河、柳江、桂北、右江、桂边、丘北7个土语;南部方言又分为邕南、左江、德靖、砚广、文麻5个土语。方言之间区别比较明显,如北部方言一般没有ph、th、kh等送气塞音声母,而南部方言有送气塞音声母。”    行文中所谓的“土语”,在这里就称作“次方言”。在这种分法的基础上,由张声震主编的《壮族通史·上》(1997年6月第一版)里,给壮语的北部方言又增添了“连山土语”这样一个次方言。于是我们就可以勾勒出现代壮语方言的大致轮廓:   北部方言1.邕北次方言(武鸣、邕宁北部、横县、宾阳、平果)2.红水河次方言(都安、马山、上林、忻城南部、来宾南部、武宜、象州、鹿寨、荔浦、阳朔、贵县、贺州)    3. 柳江次方言(柳江、来宾北部、宜州、柳城、忻城)4.桂北次方言(河池、南丹、天峨、东兰、巴马、融水、罗城、环江、永福、融安、三江、龙胜)5.右江次方言(田东、田阳、百色)6.桂边次方言(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凤山、及云南省的富宁和广南自称布约依的那部分壮族的语言)7.邱北次方言(云南省邱北县和砚山县、师宗县的自称布依的那部分壮族的语言)8. 连山次方言(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怀集县)  南部方言1.邕南次方言(邕宁南部、隆安、扶绥、上思、钦州)    2.左江次方言(龙州、宁明、凭祥、崇左、大新和天等两县东部、越南北部如谅山等省)3.德靖次方言(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和大新两县西部、越南北部如高平等省)4.砚广次方言(云南省砚山、广南、麻栗坡、马关、文山等县内自称布侬的壮族语言,以及越南北部靠近其的某些侬岱语)5.文麻次方言(云南省文山、麻栗坡、马关和开远等地自称布岱的壮族语言,以及越南北部靠近其的某些侬岱语) [注1:越南北部各省尚分布着将近200万的壮族人(越南官方按照他们不同的支系,将之分别称为侬族和岱族),他们的方言资料尚无法收集,方言划分亦暂且不记。估计越南壮语分别属于靠近越南边境的壮语南部方言的左江、德靖、砚广、文麻等次方言][注2:北部壮语还应该包括贵州省的布依语,布依语分为三个土语区,与壮语北部方言均能相通。布依语的三个土语与北部壮语的哪些土语是重合的,或者是独立成另一土语的,目前尚未掌握对比资料,还不能断言.  从字面上对照地图,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些方言的大致分布地区。这样划分和归类,现代壮语的方言分布状况和整体轮廓就可以在平面上勾画出来了。从南北两大方言区看,既有整齐的语音对应关系,又有明显的语音区别特征,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壮民族远古两大先民集团--骆越和西瓯在脱离了原始壮泰语的母体以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有交流和征战,又保留了各自的方言和文化这一历史状况。南北壮语大致是以郁江、右江和北回归线为分界线,除了分界线两侧的河谷地带,南北壮语大都分布在喀斯特山地和丘陵地带,可以说广西的大部分喀斯特山地都是壮族聚居区,反映了地理条件的封闭性对壮语方言形成以及稳定起着重要的外部条件作用,壮族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喀斯特民族”。南北壮语两大方言区在地理上的紧密相连,而内部的次方言、土语区又环环相扣,基本上连成一片,构成了桂西、滇东南、越北2000多万壮族人的聚居区。各次方言在通话自由程度上对外部(即其他次方言)的保守性和对内部的开放性,也体现了各次方言内部在历史上的相互交流要比各次方言外部的交流要频繁得多,这与历史上分封割据的壮族土司制度恐怕不无关系,如果加深对壮语方言区形成的原因以及过程的研究,或许对壮族历史和历史上的壮族土司制度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