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0 23:17:19
你们收到风了吗?
沉迷网络,不可自拔,是精神病啊。
6月18号,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新增的精神障碍诊断—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诊断分类。
这一分类开始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1)里。规定即日生效。
看到没,昨天开始,国内媒体大规模的出现了【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的报道。
大家炸开锅了:
你说我好好一个人,怎么一夜之间就成精神病了?
怪不得我魔怔了,整天躺床上玩手机,我是精神病,我怕谁。
游戏成瘾,是精神疾病?
游戏成瘾是【精神疾病】?
这是真的吗?
还没确实呢,你放心,我们离精神病还有待敲定。世卫组织只是在昨天发布了 ICD-11(国际疾病分类清单),实锤要等到明年5月世卫组织批准。
不过,我不关心是不是精神病,我只关心,如何不让孩子沉迷网络。
先来看看以下报告:
▍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就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列出【互联网游戏障碍】的概念。当时有研究指出,当一个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时,他们大脑的活动与毒瘾者相似,这是一种成瘾行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8年截止,我国网民达7.72亿,学生群占25.4%。游戏用户年龄越来越小,青少年网络成瘾加剧上升。
可见,网络沉迷,蒸蒸日上啊。
什么游戏障碍
如何诊断游戏障碍?
据说,ICD-11中游戏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
1
过去12个月内持续的失控性游戏行为(包括网络游戏、离线游戏及其他未特定游戏);
2
游戏优先于其他一切活动,甚至成为日常生活的主题;
3
对游戏存在心理渴求;
4
尽管导致不良后果仍然继续玩游戏的行为。
5
该行为模式严重导致人格、家庭、社会、教育、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领域受损。
6
沉浸在游戏的虚拟世界;对游戏产生“耐受性”;对游戏产生“戒断”等。
“远离媒体24小时”的实验
2010年,马里兰大学举办了一场“远离媒体24小时”的实验。规定24小时不可以使用任何电子产品。
24小时后,学生的反馈:
►英国学生:
“空虚将我淹没”,“和外界断了联系”,“我已完全麻木”
►中国学生:
“目光呆滞,无所事事”,“我心里空空的,觉得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乌干达学生:
“我觉得自己出了毛病”,“我一分钟一分钟计算时间,哪怕多忍一秒都办不到”,“我好孤独”
►墨西哥学生:
“我在焦虑中度过,脑子里出现各种奇怪的念头,从绑架到外星人入侵,什么都有”
►美国学生:
“我进入了抓狂模式”,“我觉得自己正在被虐待”
孤独,抓狂,被虐待,空虚,无法忍受.....
他们用这些词语来形容不能上网的感受。
可以说,真的是非常难受了。
成瘾是具有生物性的,所以让人无法自拔,它跟依赖不同,依赖仅仅是心理性的,当得到了满足后,就可以离开这件事了,这件事是可以代替和消失的。
所以,不难想象,一个网络成瘾的人,离开网络时,他会有如蚂蚁咬般的难受。
沉迷游戏,改变大脑。
研究发现,那些每周6天、每天10小时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他们大脑中负责语言、记忆、运动控制、情绪控制、目标设定以及冲动、不当行为抑制的灰质区域全都发生了变化。
成瘾的孩子无自制力、冲动、冷漠、暴力、难以沟通,因为他的大脑已经产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前额叶萎缩,逐渐失去对杏仁核的控制!(如图所示)
另外,电子产品的强烈刺激,导致肾上腺素过多分泌。我们变得需要越来越多的刺激才能维持兴奋度,不然,我们会非常烦躁不安。
相当于,一个坐过山车很久的人,下来地面了,你认为反差大吗?地面的碰碰车还能让他有过山车般的刺激感吗?
所以一个网络沉迷的孩子,是坐不住的,学习无法让他专注下来,因为引不起兴奋了。
总结,游戏障碍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问题,游戏障碍者可能会出现体质减弱、焦虑和抑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严重甚至,引起人格异常。
为何会对网络成瘾
先来讲几个我们身边很熟悉的小故事
1
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大人就把手机当成玩具给孩子玩了,看到孩子对着手机,可以学英语单词啊、数学之类的,家里人非常放心。
为了不让他影响父母玩手机,父母索性给孩子专用手机,手机成了孩子时刻拿在手里的东西,不管是做什么,手机都一直开着。
慢慢地,孩子对其它东西都不感兴趣。手机成了孩子的定海神针,机在,人好。
2
孩子哭的时候,拿个手机给他,就安静了;
孩子不吃饭,给他看手机动画,就能一边喂饭了;
孩子要我陪他玩的时候,塞个手机给他我就可以脱身了。
跟孩子互动真的是太累了,
如果孩子跟电子产品在一起会乖的话,那是极好的。
毕竟我自己也要玩手机啊,孩子和我人手一部手机,互不打扰,多好啊。
手机对孩子来说,是万能的神器。
3
从小没有被陪伴过的小C,内心是孤独的。
父母总是吵架不断,对他的关心永远都是:你学习成绩好不好?
除此之外,没有感觉到别的关怀,偏偏他就是学习不好,怎么努力也学不好。
在现实世界里,感觉到能力有限,有很大的挫败感。
小C在某天接触了手机游戏后,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无论父母怎么说,他都无法离开手机。
不给我手机,我就不上学了。他说,没有手机,我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很熟悉?亲切得如隔壁老王家发生的那般吧。
我们不难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是怎么样对电子产品上瘾的?
1 ,被父母错误引导的孩子,当电子成为他的成长保姆时,他很容易对电子产品上瘾; 因为习惯了手机游戏,而这些过度的刺激让他很难去接触生活的其它事物,也就失去了探索世界的热情了。
2,没有被陪伴过的孩子,安全依恋是一个人力量的源泉,一个人自我控制自我学习的起源,来自于如何被好好照顾和陪伴过,一个被爱着的孩子,他能拥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不会容易沉迷于某个东西。个人的自我调节关于与自己的关系有关,如果自己无法感觉到安全,那么,就只能依靠外界调节了--控制他人、依赖他人、或者物质上瘾(手机、酒精等)
3,在真实生活中没有链接的人,没有价值感,没有力量感,那么就会在网络中找。手机的上瘾,是一个人逃离现实世界冲突的方式,当他面对这个世界有无助感时,游戏里的等级积分能满足他的虚无,他可以在游戏里得到征服感和价值感,这是在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在游戏里一旦输了可以一键重来,而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有重来的能力,也没有面对的勇气,游戏通通有了。
总结:一个孩子的良好陪伴很重要,如果孩子从父母这里得到了爱,他就有了内心的笃定,有了贯穿人生的能力,足以抵抗外界的很多不良诱惑。
我与培西的故事
培西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到了手机游戏,他人生第一个迷上的游戏是--王者荣耀。
那段时间,香港的表妹来家里住,她天天在家里打王者,培西就跟着一起打,他就是这样被吸引过去的。
王者荣耀,学校里老师禁止的重头戏,也是很多人坚决抵制的游戏,可是培西一头栽进去了。
我没有阻止。
是的,出你意料之外,我并没有阻止他玩。
他在阿姨的带领下打了几回王者荣耀后,兴奋不已地跟我聊起了他的游戏。
当一个孩子愿意跟你谈游戏时,说明他信任你,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他从游戏里拉回来现实生活中,让游戏与现实生活产生链接,这样孩子就不会沉迷。因为,孩子沉迷的原因是,游戏与生活没有链接。
他说,妈妈,有张飞,曹操,关羽.....
我说,这么好玩啊,居然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都有了,你知道吗,那不是虚拟的人哦,那可是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
因为热爱王者荣耀,所以他对这些人物很有兴趣,我告诉他,这些人物真实存在过,他开始对此有了非常大的好奇与热情。
百度了解后,我简单地告诉了他这些三国人物。
然后,我在手机上搜索适合孩子听的三国故事,买音频一起听。
同时,我在当当上买来三国演义连环画,放在沙发上,几天后,他翻看之后,彻底迷上了历史。
最后,我直接把成人版的三国演义买回家,一整个暑假,他把整本书给看完了。
除了用三国音频与书籍吸引他之外,我们也常常出去大自然玩,在这期间,他还是会玩王者荣耀,只是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然后有一天,我发现,他在手机上把王者荣耀给卸掉了。
在整个过程,我没有指责与批判,孩子总是会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这个兴趣过了,可能会有下一个兴奋。如果我们总是去阻止,把这个缺口堵塞住,一定会有别的缺口出现的,堵是没有用的,引导才是硬道理。
我们不是去拒绝他的玩游戏,而是让他发现外面的世界,他遇到的困难是没有办法跨的,就只会沉迷在自己的游戏里成年人也是如此),我们不是处理游戏,而是处理他与世界的出口。
我们有觉察力,不要被焦虑冲昏了头脑。搞清楚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怎么样把虚拟的游戏里与现实生活联在一起,怎么样引导孩子。
当孩子被信任,有陪伴,有安全感时,他不会容易沉迷游戏,当孩子真实生活是丰富多彩时,他不会游戏上瘾。
如果你问我,孩子已经沉迷游戏了怎么办?
我会说,重建安全依恋的亲子关系,带孩子去发现真实生活的好玩之处。
把手机收了,我就这么干的。
对待沉迷王者的孩子,一定一定不要武力对待,包容是可行的,成绩的提高是奖励孩子打游戏的方法,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共同打游戏,为了提高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孩子真值青春期,堵塞孩子的游戏之路永远是不可行的,疏通更好于堵!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就是玩游戏,我是个00后,我也玩游戏不过不玩王者,也不沉迷在虚拟世界。
不要强制没收孩子的手机,不然他就会一直想着游戏不学习。你立个规矩给他,每天先把作业写完,然后让他打几盘,稍微放松一下。如果他不愿意,你就跟他慢慢讲道理,玩游戏很浪费时间,不是不给你玩,只是不要太痴迷。不就是打来打去的吗,你玩多了就会腻了。放假的时候,有时间尽量带他多出去走走,或者让他去找同学玩。平时多问问他的学习情况,鼓励一下他,劳逸结合。
放心,我手机被收了,现在我也不玩了,我是初中生
找个人把他段位升到最强王者,然后他就甭想赢了。游戏怎么可以抛弃先要和孩子玩一起做游戏,做手工...让他忘记王者荣耀
只要让他连跪几十把,就会有挫败感,然后果断删游戏,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打,往死里打
把手机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