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送葬 过惠子之墓,举几个著名事例
推荐回答
著名事列: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嵇康:临刑绝奏《广陵散》 嵇康对传世久远、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不以为然,更深恶痛绝乌烟瘴气、尔谀我诈的官场仕途。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而自由自在的打铁匠,也不愿与竖子们同流合污。所以,当他的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做官时,他毅然决然地与山涛绝交,并写了文化史上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心志。这次的绝交最是有名,也最是令人遗憾。山涛是个好人,只不过犯了的忌。嵇康根本不是可以做官的人,他自己在绝交书里说了。但是山涛并没有因此和嵇康结下梁子,却对他更有后世的恩惠。司马昭最后下定决心斩了嵇康。那日,三千太学生惊动了繁华的洛阳。他们纷纷请命,要求朝廷放过嵇康。可这更加速了嵇康的死亡,加重了司马昭要除去他的决心。嵇康在临死的时候,十分从容。弹了一曲子,就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广陵散。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世说新语雅量》 嵇康的亲友,三千多太学生们,静静地聆听着嵇康最后的琴曲,听着听着,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部分戒严的士兵和监斩的官员,都忍不住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可是,此时嵇康的眼神,依旧是那样空无一人的孤独。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兄秀才入军》),嵇康临刑弹琴时,心境还是那样的超越、平和。 嵇康平静地弹完了这首再不可能现世的曲子。对儿子说:“巨源在,儿不孤!”巨源在,儿不孤!意思是,只要山涛伯伯在,你就不是孤儿!嵇康死了,山涛履行了他的诺言,把嵇绍养大成人。并把他带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