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推荐回答
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是近年来研究成功的一种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栽培新技术。这种技术由于省去了传统种植马铃薯土地需要翻耕,开沟整畦、开穴下种、盖膜破膜,中耕除草,追肥培土和挖薯等复杂工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有利于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的体力消耗,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同时解决了稻草在田间焚烧带来的污染和火灾,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利于稻草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施肥播种 马铃薯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肥料三要素中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省。三者比约为4:2:1。种薯 播种完毕,可洒上一层细土,以利于提早出苗,然后在种苗上覆盖腐熟栏肥或焦泥灰、垃圾等肥料,施肥前先将种薯直接摆放在畦面一般每畦摆种4-5行,株距20-30厘米,行距30-40厘米。每亩播种薯4500-5500株为好。以2月上旬播种较好,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可采收。 二、盖草和灌溉 播种后应立即就地取材,用稻草均匀、全程覆盖在畦面上,厚度一般为8-10厘米。若稻草充足时可适当加厚(一般不超过15厘米),然后进行清沟将沟中挖起来的泥土均匀地压在稻草上,以防稻草被大风乔跑,造成种薯外露。用稻草覆盖后一般不现盖地膜,以防畦内过分干燥影响出苗。播种过早的马铃薯覆盖稻草后,若需要加盖地膜防寒,在寒潮过后也要立即将地膜揭去。稻草覆盖要求整个畦面都要铺满,不能留空。同时,覆盖物也不能太薄,会影响产量,而且还会形成绿薯,影响块茎的商品利用率。 三、适时收获 利用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70%的块茎都生长在地面上,块茎很少入土,收获时,只要将稻草拨天,将马铃薯拣起来即可,非常方便,省工省力。但从实践来看,马铃薯适时收获也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保证。春马铃薯在正常情况下,当茎叶呈现黄色,即为薯块成熟的牲,就可收获。有些迟熟品种在肥水条件较好时,容易发生徒长“返青”现象,即薯 块已成熟,但地上部茎叶仍呈绿色,这时可根据常年生育期来确定其收获时间。并要求在高温来临前收完,以免马铃薯种性变劣。种用薯宜适当提早采收,食用薯可稍推迟。农村一家一户小面积种植时,还可先将大薯收获,小薯留在地里继续生长。这样既能选择推荐薯形,及时上市,又能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