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著名诗人杜萄鹤曾写过一首哲理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请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发布时间:2019-09-18 03:53:29

晚唐著名诗人杜萄鹤曾写过一首哲理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请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推荐回答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船到险处,船家心存警惕,严防意外,所以常常是有惊无险,平安渡过;反之,船到了“平流无石处”,驾船者却往往麻痹大意,掉以轻心,结果导致船翻人亡的惨祸。诗人意在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处盈虑亏。我非常认同诗人杜苟鹤这首诗中告诉我们的哲理。人们在身处险境时,往往能谨慎小心、时刻注意身边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努力拼搏,临危破难,开拓新局面;而一旦进入坦途,却容易春风得意,甚至忘乎所以,以致“翻船”。比如,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对自己创造的国泰民安颇为自满,后来幸有魏征多次上书谏言,忠告他要居安思危、慎终如始,于是他经常总结自己的成败得失,将唐朝的发展推向了另一个高度,出现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而当年还是手机市场龙头老大的诺基亚却因自满于当时的成绩而忽视创新,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再如,在当下改革发展过程中,经济稳中向好与产能过剩同存,如果只看到成绩而忽视改革的阵痛,掉以轻心,无法保持“兢慎”的态度,绊脚石就会阻碍前进的步伐。《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身处安乐之中却能移对忧患有所知觉和防范也是一种能力,我们要有这种能力。一是应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如今,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在世界舞台上也越来越有话语权,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们仍然应该坚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即使道路平坦,也应时刻警醒,不因险滩乱石而止步,亦不因平流无石而掉以轻心,在安逸的环境中也要保持兢慎的态度。党员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对世情、国情、党情这“三情”都能做出自己的判断。企业和个人也要时刻铭记居安思危的智慧,认真钻研,发挥工匠精神,克服困难,砥砺前行。二是应有“思则有备”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在人才任用上,严格坚持反腐倡廉,从严治党,保持党风清正;在治理国家中,深刻认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充分发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解决好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鼓励“双创”,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去产能、去库存,发展第三产业,力促经济结构转型;在对外美系中,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际形势,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持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赢发展关系的同时,也要警惕他国的恶意挑衅和分裂势力的恶意撺掇。除此之外,在我们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尤其作为公职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上进、毫不放松、勤于思考、关注时事,理性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思辨思维,防微杜渐,走得好险滩也要能渡过平流。正所谓“成就穷苦日,败事得意时”,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越是胜利的时候,越要力戒骄傲自满;越是成就辉煌的时候,越要保持头脑清醒。“平流无石防沉沦”正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